今天继续阅读《自由的孩子最自觉》,分享给大家。
自从国家开放二胎政策以来,生,还是不生,成为很多父母纠结的问题。
生,身体上的劳累、经济上的压力、心理上的焦虑都逃避不了;不生,老大要手足,老人想多子多福的愿望实现不了,真是进退两难。
文中妈妈的提问正是如此。她自己35岁,孩子9岁,因为目睹了几起周边孩子比老人先走的事例,又想到自己如果比孩子先走的话,孩子将会很孤独,为了抵御这样那样的风险,她有了生二胎的想法,向作者征求意见。
作者给她的回复中认为,如果出于喜欢孩子,不为任何原因都想再要一个,那么就生。但如果是出于抵御风险的想法,那就没必要。
能不能抵御风险不好说,需要面临的问题却不少。因此,纯粹的想生,才应该是再要一个孩子的最好理由。
正如鲁豫在她的新书《还是要相信》里面说的:“生命的到来本就不由TA自己决定,那么真心渴望这个生命,是我认为的最好的带来生命的方式。”也就是说,要孩子的理由,应该是真心渴望这个小生命,而无关其他。
这个说法和作者的观念不谋而合,我也非常认同。生不生二胎,其实最重要的是看自己想不想多要一个孩子,而不是考虑外界因素,甚至迫于压力而生。
作者还说:“生养一个孩子的最大意义,是让父母在这种极为亲密的关系中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提高自己。”
深以为然。孩子能够让父母学会成长,让我们体会至深的爱和美,育儿的过程,也是修炼自身的历程。
因此,我们思虑清楚,想要二胎的初心,然后跟随自己的内心去做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