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发文挑战赛#惊蛰到,“春雷一声响,黄金千万两”是啥意思?春雷好么?
“惊蛰”有春雷始鸣的意思,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被惊醒。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蜇。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这个节气在每年阳历的3月5日,或者6日到来,确切的说当太阳到达黄经345°时的这天某个时间,惊蛰节气就到了。今年的惊蛰节气在3月5号16时54分正式来临。那么,惊蛰到,有俗话说:“春雷一声响,黄金千万两”是啥意思?春雷好么?
春雷一声响: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特别是水资源丰富的长江流域,大地湿度增大,从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者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等因素,那么,就容易出现春雷震动的气候现象。这也说明,惊蛰也是一个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节气,同时反映出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从而出现萌化生长的现象。
比如有“”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天气渐渐寒转暖,华北田野地化通”、“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等说法。因此,“春雷”在这里不仅仅代表着有雨水到来,以及“万物初始”之意,在农民心中,还有风调雨顺、吉祥如意的愿望。
黄金千万两:惊蛰节气春雷响起,说明春雨来临,比喻价值“黄金”万两,从侧面说明春天雨水对农业生产的价值,有“春雨贵如油”之意。毕竟阳春三月到了桃红李白,莺鸣燕来,布谷催耕的时候。这时在气温回升中,果树逐渐萌芽开花,冬小麦在拔节孕穗、油菜花开。这些作物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需求敏感。而惊蛰节气期间并非雨季,特别是在我国华北这边,容易出现春旱的情况,给农作物丰产丰收带来消极影响。
常当地老人说:“惊蛰不耙地,好像蒸锅跑了气”,可见耙地除草保墒,对农作物丰产丰收重要的意义。需要农民该耙草耙草,及时灌溉,才能更好的确保农作物丰产丰收。这也从侧面说明,惊蛰节气期间雨水,对夏粮丰产丰收的重要意义。
实际上,华北这边并不常见春雷现象,反而容易出现春旱现象。“惊蛰始雷”的说法,更多的符合水利资源丰沛、气候温暖的沿长江流域气候规律。毕竟,在惊蛰节气,北方还会出现不常见的“三月桃花雪”,伴随春雷的雨雪,有时会带来倒春寒恶劣天气,给农作物带来冷害等问题。所以你看,“春雷一声响,黄金千万两”这句话,更多表达的是春雷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