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工什么时候上市(北京建工是上市了吗)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白雪报道 3月29日,国内领先的环境修复综合服务商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建工修复”,股票代码:300958)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挂牌上市。本次建工修复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3566.41万股,发行价格为8.53元/股。

北京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贵林,北京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樊军,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李建军,董事、副总经理石萌,总会计师王善才,建工修复公司党委书记李文波、董事长陈德明、总经理高艳丽,股东代表、客户代表、公司高管、员工代表以及行业领导、券商代表、中介机构等共同参加了上市敲钟仪式,一起见证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樊军在致辞中表示,建工修复成功上市,是全体北京建工人期盼已久的时刻,承载着北京市委市政府、市国资委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承载着北京建工人的光荣与梦想。当下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有情怀、有实力的企业去参与、去发力、去引领。站在新的起点上,北京建工将始终肩负时代责任和国家使命,以永不懈怠的奋斗姿态与社会各界合作伙伴和投资者共同努力,推动北京建工修复公司不断发展,成为能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提供良好发展、为投资者实现投资收益,为人类创造宜居环境的优秀上市公司!

张贵林对建工修复寄予厚望,建工修复成功登陆A股市场,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北京市国有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开篇力作,既是企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北京国有经济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为资本市场增添了一支生力军。希望北京建工和北京建工修复公司以上市为契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依托资本和资源优势,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更加优异的业绩回报社会、回馈投资。北京市国资委也将一如既往地加大高新企业扶持力度,不断推动国有企业做优做强做大。

深耕细分领域全产业链支撑环境安全

建工修复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环境修复服务的环保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之一,公司始终以成为“人类宜居环境创造者”为愿景,以守住生态安全边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为目标,坚持以人才创新战略、科技创新战略加速企业发展,持续掌握产业链高附加值的核心环节,推动行业发展,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绿色、经济的环境修复整体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

自成功实施国内首例污染土壤修复项目开始,建工修复十余年来肩负国企责任,以实现“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为目标,保障国家和地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持续深耕环境修复细分领域,建立起环境修复相关的咨询、设计、治理、运营、管理等全产业链条,综合实力位居行业前列。

成立以来,建工修复紧密结合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需求,大力发展环境修复整体解决方案业务,快速在全国29个省区市开展业务,并在长江经济带、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等重点区域承接了一系列代表项目。截至2020年6月30日,建工修复在全国已完成和正在服务的环境修复项目有300余例,涵盖焦化类、石化类、农药类、染料类、冶炼类等多种污染场地修复项目及运营服务,特别是先后实施在业内具有较高技术难度和代表性的重大项目,如广华新城土壤污染治理工程项目、南京化工厂项目、广钢地块修复项目、天津农药修复项目等,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应用和项目管理经验。

近年来,建工修复业务逐步拓展覆盖城市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结合各地项目特点及客户需求,不断创新商业模式,紧跟国家强化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政策趋势,在环境修复行业前端的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修复项目过程咨询及环境应急咨询业务方面持续发力,先后承接天津油墨厂地块修复项目、苏州铜铅锌矿修复项目等治理与风险管控、持续管理相结合的项目。同时积极开展水环境、矿山等生态修复业务以及农田修复,先后在阜阳、台州、会东等地实施农田土壤改良项目,在楚雄、连云港等地开展水环境和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成为人类宜居环境创造者。

专注自主创新 打造行业领先技术方案

建工修复专注环境修复领域自主创新,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率先成立了污染场地修复联合研究中心,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对环境修复领域主流技术进行了引进、消化、吸收和改进。同时,结合国内污染场地情况,针对性地进行了技术创新、装备研发和实践应用,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应用和管理经验。2016年,建工修复作为牵头单位,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共同建设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构建了从基础性研究、工艺/设备/药剂研发到实际场地示范应用的“产学研用”国家级创新平台,成为面向世界、引领行业的核心技术研发高地。

依托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国家工程实验室平台,建工修复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863”计划科技研发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3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等40余项,获得境内外108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37项(含国际发明专利3项)。公司掌握的原位化学氧化/还原系列修复技术、土壤淋洗修复技术、原位热脱附成套修复技术、常温解吸修复技术等入选《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0年版)》。在生态环境部指导发布的2020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防治领域)》技术依托单位名单中,建工修复包揽了9项先进土壤修复技术中的4项,一系列具有自主创新性和核心竞争力的技术成果,确立了公司在环境修复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近年来,建工修复相关研究成果获得5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其中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获得环境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各1项。2018年7月,“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新时代部分在国家博物馆开展,公司主持的国家863科研成果—污染土壤快速淋洗技术装备模型作为环保重大科研成果入选,与“嫦娥号探月卫星”、“蛟龙号潜水器”等大国重器一并展出,向全社会展示环境修复行业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公司作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注重依托实践经验推动行业规范发展。积极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起草与编制工作,共参编标准、指南、工法等13项,其中已发布地方标准1项、团体标准2项、行业标准1项、北京市工法2项,在编团体标准5项、行业标准2项。其中参编的《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HJ 25.6-2019)在修复行业内属于基础性技术导则,对污染场地修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建工修复先后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北京市专利试点单位”、“北京市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示范企业”、“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2018年,公司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坚持价值导向深度参与地区绿色发展

建工修复的成功上市,是北京市大力推进“四个中心”和“两区”建设,支持国有经济加快改革创新、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的新成果。未来,建工修复将继续立足首都、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以上市为契机,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坚持价值导向,提高经营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助力北京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作出新的贡献。

“十四五”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窗口期,国家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乡村振兴和构建绿色GDP等方面,规划了一系列重大战略,这就为环境修复产业提供了更多服务场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建工修复将结合不同地区发展阶段和生态治理需求,重点围绕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等,优化市场布局和资源配置,保持在土壤和地下水修复领域的领先地位,继续做强做大做优环境修复产业链。依托国家工程实验室平台,实现技术应用创新突破,重点开展土壤原位修复技术、地下水修复技术、风险管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前布局智能化、无人化、可视化修复技术。提升环境咨询服务能力,围绕重点行业企业污染地块、工矿用地、重点工业园区等为主开展全过程系统咨询。通过资本、市场与专业的结合,探索区域环境综合管理服务模式,如场地修复与文旅小镇开发、场地修复与文旅康养、场地修复与文化教育或可再生资源开发等,以系统化环境综合服务助力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