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皮日休笔下的古诗中有四句关于立秋,其深刻地描绘了这个节气的特点。立秋已至,让我们一同欣赏古人的诗意,感悟立秋的气息。
夏意未尽黄鹂啭,秋瑟已微白露痕

夏季虽然即将过去,但是骄阳炎炎的气息还未消退,这种暑气下的黄鹂声依旧萦绕在耳畔。而立秋的气息则已经浓郁起来,秋风微凉,露水也开始在草叶上渐渐凝结成白露的痕迹。
也许我们在日常中常常和自然景象疏远,但正是古人的笔墨为我们刻画出了最真实的季节变化,也使我们更能够在感悟自然美的同时,更好地体悟生活的意义。
立秋正是这样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让我们意识到自然万物在变化之中,也唤醒我们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
疏云万里望山色,白日三千追风逐浪船

古人风景画中最为常见的莫过于山水画,而立秋的气息中却也有极为美丽的山色。落日余晖穿透了疏云,渲染了成千上万里的山色,让仰望的人们真切感受到了山峦之美。
而白日无风的时候,三千河流中的船只仿佛倍感自由,追逐着微风和涟漪的扩散,靠着原生态而独立的划水节奏,把我们带到了那个时代,又代入了他们的视角。
在秋天的时光中,净化自己的心灵,追随着一些非常朴素而真实的感受。这既是一种生活的本质,也是古人笔下最为优美的自然画卷。
酒不挂短衣,衣为轻风夜泊船

秋天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注入了新的活力。长夜短衣的时刻,人们这时可以与自己的心灵对话,甚至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中。那是一种静默而释放的美好感受,也是人文精神的最高表现。
衣袂轻风,漫漫船旅。秋夜的静默中,借着淡淡的星光和出水面的微波,人们感悟着城市与自然的分界,才得以在这样一个平静的夜晚中沉淀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深度思考。
酒不挂短衣,衣为轻风夜泊船,在秋夜的感受中,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抒情的美学,更也铭刻了对自然的感悟与敬畏之心。
披衣觉霜梅,独入青枫冷虔诚

在深夜的秋天,充满了异域气息和浓郁的异光,普通街道的交通车辆和商业灯光仿佛也不似平素了。
这时,人们宁静的心灵和黑夜仿佛顷刻连成了一体,在这样的感受中,披上薄衣,仿佛就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是天气渐寒,还是风袭来的时刻,人们感受到的是人生的感怀和深情。
独入青枫之中,人们感悟的是一种虔诚与敬畏。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更是人心得以沉淀的时刻。在纷扰之中,如何自己真正沉淀出一个属于自己的静态空间,在这时,古人们的诗句和篇章也值得我们深刻的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