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汽车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网联化转型,智能科技已经成为了影响消费者购车时的关键一环,同时也是车企比拼的重点。在大部分消费者的印象当中,智能科技向来是新势力车企的优势,但实际上,传统汽车品牌也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今天我们就以MG品牌旗下即将上市的MG ONE β为例,选取其同级车型——长安CS55 PLUS进行对比,为大家分析这两款车的差异。
越级智能更超前
说MG ONE β拥有比肩新势力的智能化表现并不是空穴来风,为了给消费者带来更出色的智能交互体验,MG ONE β搭载了30英寸环抱式智慧高清三联屏,不仅UI设计出众,还内置了高通骁龙旗舰级8155芯片,远超同级车型两个世代。再配合洛神智能座舱系统和行业首个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AI语义Powered by达摩引擎,MG ONE β可以实现手势、触感、语音、视觉的全场景智能交互。这套AI语义不仅可以精准识别用户指令,还可以自主学习,不断进化。此外,其搭载的MG PILOT 2.0更以20项智能黑科技,实现了高阶智能驾驶,将智能科技拉满,让用户尽享智慧出行。
而长安CS55 PLUS则搭载一块12.3英寸的悬浮式液晶屏,依旧传统一派的设计似乎很难提起年轻消费者的兴趣。而据不少用户反映,长安CS55 PLUS的车机用久了会变卡,语音交互的识别率也不是很高,不支持自主学习,体验感并不尽如人意,或许这就能看出一颗顶级芯片的重要程度。
德系操控更稳妥
值得一提的是,MG ONE β不仅拥有前瞻的智能化水平,在操控、设计方面,也同样超越长安CS55 PLUS。其德味十足的运动底盘基于全新SIGMA架构设计打造而来,采用赛车级调校,配合XDS和马牌轮胎,无论是高速过弯还是跑烂路、山路,都游刃有余,底盘都有着足够的韧劲,再加上仅35m的制动性能,能够给予驾驶者极强的驾驶信心。同时,MG ONE β搭载的CVT无极变速器也是以极高的平顺性出名,在油耗经济性和操控性之间都达到了一个不错的平衡。在日常行驶中,MG ONE β配备的双层夹胶玻璃又可以带来出色的NVH表现,进一步提升驾乘体验。
而长安CS55 PLUS的整体调校偏舒适,日常路况行驶还能应对,如果是颠簸路段,后排的跳动会比较明显,再加上其配备的是单层玻璃,车舱静谧性表现也比较一般。并且,长安CS55 PLUS搭载的蓝鲸发动机,尚且还存在动力虚标的负面,百公里刹停距离为39m,也不如MG ONE β出色。另外,长安CS55 PLUS的DCT变速箱还有顿挫等问题,无论是体验上还是口碑上,都不如MG ONE β的这套“中国心”黄金动力总成。
潮流个性更出挑
至于两款车的颜值部分,虽然这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但从第一眼的观感来看,MG ONE β的外观确实更吸睛。相比造型圆润、稍显臃肿的长安CS55 PLUS而言,MG ONE β通过更具力量感的车身曲面设计,将传统SUV的臃肿感大幅降低,配合上溜背设计,让整体外观更显运动。哑光绿的车漆更是点睛之笔,极具个性与艺术张力,再加上19寸轮毂、凹凸有致的尾灯、向外渐变的前格栅等点缀,将先锋科技设计语言诠释得淋漓尽致,兼具了潮流、运动与科技感,比设计保守的长安CS55 PLUS更出挑,更有个性。
而在用料品质上,相比车舱内还在使用硬塑料材质的长安CS55 PLUS,MG ONE β几乎都采用了软性材质包裹,触感和视觉感受都更出色。当然,同样彰显出MG ONE β用料扎实的也不乏引擎盖液压撑杆这类同级车型上少见的配置。值得一提的是,MG ONE β在安全性方面也不遑多让,整车高强度钢材占比高达82%,长安CS55PLUS的各类高强度钢占车体重量则约为60%。
小结
一番对比下来,不难发现,MG ONE β不仅在智能化水平方面超越长安CS55 PLUS,在设计、操控层面也更为出色。其用比肩新势力的智能化水平和扎实的设计功力、优秀的操控性能证明了,传统车企在新四化浪潮下,同样有底气打造兼具智能、性能的产品,将技术进步的红利让渡于消费者,MG ONE就是这样一台当之无愧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