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我市发生一起网络贷款类电信诈骗案件,给原本急需资金的人民群众造成了更重的经济负担。 下面就为大家讲解一下这类电信诈骗骗子的手段伎俩和如何预防此类案件,大家捂好自己的钱袋子。
网络贷款
4月8日,峄城区褚某收到关于“中信快贷”快速放贷的短信,随即褚某点开链接下载了该贷款APP,按照提示填写了个人银行卡以及贷款金额,系统提示审核成功,可是不能提现,但是需要交工本费,褚某在软件里找到客服询问工本费怎么付款,接着客服就发来二维码需要支付1110元,褚某支付完仍然提现不了,客服告知其银行卡填写错误,申请贷款被冻结,需要交5550元解冻资金,褚某相信了客服又扫码支付5550元。下午14时许,客服又告知褚某档案错误,需要交8000元“提档费”才能改档,褚某感觉被骗了,随即拨打110报了警。
诈骗伎俩分析:
犯罪分子通过开设虚假网站、手机短信、小卡片或在报纸上登载广告等途径发布“无抵押贷款”、“低息贷款”、“免息贷款”等贷款信息,待受害人与其联系后,便谎称可以无抵押无担保贷款,并且以较低的利率申请到贷款取得受害人信任,再诱骗受害人通过银行转帐形式预付利息、保证金、保险费等费用,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针对此类电话诈骗,关键在于防骗意识要提高。
1.选择正规贷款机构是必要条件,如果个人资质存在“硬伤”,也不能企图通过不正当手段去获取贷款,小心偷鸡不成蚀把米。
2.正规的贷款都有一个审批流程,立即放款是有很大风险的,大家需要保留足够的理智,不要一着急就被他人牵着鼻子跑。
3.贷款无门槛、贷前乱收费、迟迟不放款是常见三大贷款诈骗套路。无论通过什么途径获取这样的贷款信息,都不能盲目相信,不要透露个人信息给他人,不要事前转款寻求贷款。
一旦发现上当受骗请及时拨打110咨询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