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讯(通讯员罗德芬)6月15日、16日,鄂州农商行接连堵截两起异常开户风险事件,有效保障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从源头上防范了网络电信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
6月10日,一位自称是滴滴司机的中老年客户到泽林支行,要求办理一张银行卡用于收款,因不能提供工作证明资料,遂离开。6月15日,该客户在一男子的陪同下再次来到柜台,称自己开了一家水果店,要开卡用于收款。在经办柜员要求其提供店铺营业执照时,该客户表示营业执照正在办理中。大堂经理张雄英注意到该客户的异常行为,引导他至休息区,详细介绍了开户必须提供的辅助资料,并向其宣讲了买卖银行卡的危害。客户听完介绍后,立即与陪同男子离开了网点。
无独有偶,6月16日早上,一名30多岁的男子带着多名50岁左右的妇女到鄂城区支行要求开立银行账户。该男子称几位大姐是自己公司的员工,需要开卡用于工资发放,并熟练地出示了营业执照和公章。大堂经理刘萍在核实了营业执照的真实性后,要求其提供公司办公电话进行再核实,男子随即表示公司没有办公电话。这一异常行为引起刘萍的警惕,遂将情况报告给运营主管但湘宜。但湘宜询问男子公司对公账户的开户行,以便核实具体情况。但男子支支吾吾不愿意回答,多次询问后,才不情愿地表示对公账户开在某行,但某行不愿意给其公司的员工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但湘宜一边与客户沟通,一边安排刘萍向几位办卡的大姐宣传安全用卡,不能出租、出借、买卖银行卡等金融知识。得知银行在未了解客户真实开户用途前,只能为客户开立二类账户,不能开通非柜面业务渠道后,男子神色慌张地离开网点。
当前,非法买卖银行卡用于网络电信诈骗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问题较为突出,对此,鄂州农商银行严格落实监管部门要求,坚持将客户身份识别、堵截涉案账户等工作抓实抓细,从源头上杜绝异常开户,堵住风险漏洞,较好地维护了客户利益和金融秩序。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