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尾巴的作用(猴子尾巴的作用和特点)

猴尾蜥,又称猴尾石龙子、所罗门石龙子,所罗门群岛特有的一种石龙子。是极少数纯树栖性的石龙子;也是已知现存最大的石龙子,体长可达80厘米。尾巴可以任意卷缠枝叶,帮助攀树,其作用类似于猴子的尾巴,故名“猴尾蜥”。但它们的尾巴也已失去了自割的能力,完全适应了树栖的生活。

头大,吻圆。四肢趾爪极为发达,方便抓住树枝。背面鳞片呈橄榄绿色,边缘呈浅褐色或黑色。腹部鳞片呈浅黄色至不同的绿色。夜行性,白天多藏身于树洞内。以草食为生,主要吃各种果实、花朵和植物。群居性,有亲缘关系的猴尾蜥会生活在一起。有比较强的领地意识,会攻击闯入领地的非亲缘个体。

猴尾蜥多栖息于森林树冠层,它们对榕属植物特别偏爱。胎生,每2-3年繁殖一次。妊娠期长达6-8个月,通常每胎产一仔。刚出生的幼仔体长就可达到30厘米左右。幼仔会留在群落中6-12个月,并受到双亲和其它成体的保护。约到了1岁后,幼仔会离开并组织新的群落,但也有一直留在群落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