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地图是什么(天文地理位置)


天文图: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根据实测绘制的全天石刻星相天文图。它的观测年代是在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是由南宋皇太子赵扩的老师黄觞绘制的。黄裳为了向皇太子教授天文、地理知识,于绍熙元年绘制了八幅图,称为“绍熙八图”,天文图图就是其中的一幅。后来浙江人王致远把这幅图刻在石碑上,保存在苏州文庙中。二百年后,人们担心这块天文图会年久磨灭,就又重新刻制了一块,保存在苏州常熟。这块碑高2.16米、宽1.06米,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是星图,下部是说明文字,可以说是图文并茂。星图直径约91.5厘米,以天球北极为圆心,画出三个同心圆。内圆为北纬约35度所看到的恒显星,就是终年不落的恒星。中圆是天球赤道。外圆是天空的可视区域,约为南纬55度附近。星图中有28条辐射状线条,分别通过28宿的距星(28宿中毎宿的一颗用于测量天体赤经位置的标志星),线端界外注有28宿宿度数据。图中偏心圆为黄道,与赤道交于角宿(春分)和奎宿(秋分)范围内的两点,夹角约24度。为了便于度量日、月、星的位置和运动,古们把黄道分为12个部分,称为12次(元枵xiao、星纪、析木、大火、寿星、鹑尾、鹑火、鹑首、实沈、大梁、降娄lou、陬zou訾zi)。对应12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认为天上的星宿与地上的州、国是相互对应的,天上发生的天象预兆着对应地方的吉凶。于是又刻制了12州(青、扬、幽、豫、兖、荆、三河、雍、益、冀、徐、并)和12国分野(齐、吴、燕、宋、郑、楚、周、秦、晋、赵、鲁、卫、),银河带斜贯星图。天文图全图共刻有1434颗星,代表了我国宋朝以及当时全世界最高的天文学水平,对研究1000多年以前的星宿位置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