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金融有什么区别(财经 金融有什么区别呢)

近两三年一直在说财金类专业要降温?那么,财经相关专业的报考情况如何?就读这些专业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就业前景究竟如何?

那么我们先看看再家长和考生眼中的财经是什么样子?

“财经”通常指财政、金融、经济,在影视作品和社会印象的影响下,长期以来,人们提起财经行业就能想到西装笔挺、运筹帷幄之中的“金领”形象。良好的就业前景也让财经相关专业和院校让考生和家长趋之若鹜。

一、开设财经类专业的高校众多,说雨后春笋都不为过!由于市场需要,财经类专业也成了开设的大“热门”,且大多文理兼收。


而以财经为特色的大学也不少,国内著名的财经类院校有“两财一贸”,即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此外全国各地也都有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特色突出的财经类院校,如位列双一流大学中的西南财经大学,也有非“双一流”但学科实力强劲的东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等。

近几年财经类高校的报考热度持续升温,因此录取分数线也较高。

以四川省为例,从2021年普通高校在四川招生文史类本科一批调档线来看,中央财经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调档线均为615分,超过同地区的部属院校北京外国语大学(613分)和北京语言大学(586分),比北京师范大学(624分)仅低9分。而位于经济中心的上海财经大学录取最低分为626分,比复旦大学(635分)低9分,高于同济大学(623分)3分。此外,根据各高校发布的2021年在川文史类录取情况来看,以财经类为特色的院校调档线虽因地域分布等因素各有不同,但总体偏高,西南财经大学为598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597分、天津财经大学为584分、江西财经大学为583分,均超过该年文史类一本线(541分)40分以上。

在不少四川理科考生心目中,财经类院校也是志愿填报的首选。在财经类院校的理科类调档线方面,也呈现出了分数偏高的特点,如中央财经大学为637分,高于厦门大学(635分)、武汉大学(633分)、中山大学(634分)、山东大学(630分)等知名综合类院校,位于其他地区的院校如东北财经大学(611分)、西南财经大学(596分)、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592分)等也均超过理科一本线(521分)70分以上。

财经类到底是什么?考生更青睐其中的哪些专业?

提到财经相关专业,大家都会想到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专业类,但对于这些专业类下的具体专业却不是很清楚。先了解一下属于经济学门类下有哪些专业吧!

财经相关专业“家族”庞大,成员繁多,但从各高校录取情况来看,考生对其中实操性专业“偏爱”更明显。

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据学校本科招生信息网公布的录取分数显示,2021年学校在天津市(所有专业科类均为综合改革)专业录取平均分前三的专业(大类)为金融学类、精算学、统计学类,分数分别为694、692、689,比录取平均分最低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671)高出几乎20分。而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1年在天津的录取情况来看,金融工程(量化金融实验班)、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组织人才基地班)、录取分数较高。

由此可见,在财经类专业中,考生最青睐的专业:金融学、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实操性相对更强的专业,这些专业大都呈现出口径“从宽到窄”的趋势,即先培养学生掌握经济学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再根据学生个人兴趣或专业特色等,结合自身科研侧重点开设投资学、精算学等更具针对性地课程。报考这些专业,学生能学到的知识和将来能进入的行业都会更加明确,也因此更具备市场竞争力。

财经类是适合哪些人呢?是不是说的清北复交之下无金融呢?在讨论了财经相关高校和专业的热度后,对于想要报考财经专业的学子也有一些提醒。虽然财经相关专业常年来都是报考的热门之一,但并不代表所有考生都适合这类专业,要理智对待各个专业,提前了解专业内涵以及对应的就业情况。

财经类包含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工商管理等。总体来说,各专业的学习难度各有差异,但都对数学以及计算机能力有相当高的要求。课程设置上,财经专业的学子在进校之初就有高等数学、高等代数、数学分析、概率论等大学科基础课的学习要求,与此同时,还需要进行Python、C++、C语言等编程课程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面临着当学期期末考核的绩点压力,还面临着知识掌握不熟练影响专业课学习的心理压力,因此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并在进校之后尽快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

在进行财经类专业的选择时,需要提前了解各专业的能力需求与就业特性,各专业之间有较大区别。以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为例,这两个专业虽同属经济学门类,但专业特色和就业去向却各有千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主要研究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政策、关系发展,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指导下,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我国对外贸易交易渐趋频繁,增加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就业岗位,也提升了行业待遇。意向选择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考生,首先需要较高外语水平,另外还需要考虑择校地域问题,相关实习与就业的机会才会更易获得。但同时,国际贸易受国际形势发展情况影响很大,存在自身的不稳定性。

金融学一直是财经相关专业的“热中之热”,在学习中更偏重逻辑思维,研究整个金融市场,分析金融市场的变化和运作规律,找到解决或调控宏观经济的办法。金融行业的就业倾向大多集中于投行、证券、基金公司与银行,工资是典型的金字塔分布,对于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行业内部的竞争与“内卷”非常激烈。所以也就有了“清北复交之下无金融”的说法!

对于财经学子来说,从高考结束的择校开始,就已经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未来职业发展的选择了。财经行业具有地域性,如上海头部经济圈更多倾向于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毕业生,而成都的金融业则对西南财经大学的毕业生认可度较高,因此在择校时,需要尽可能地考虑未来倾向发展的城市与地域特性。同时,财经专业中,大部分专业对学历的要求很高,需要求职者们进行进一步的深造,因此还需考虑相关院校的保研、考研情况。

财经行业的学习压力大,就业竞争激烈,未来从事的工作也具有一定难度。如果要将财经行业作为未来的职业选择,还是需要一定的兴趣作为基础。你是否常常会为财经新闻停驻脚步,关注最新的财经资讯?你是否在看到常见的财经词汇如边际效应、通货膨胀、理性人时,会主动了解研究?你是否感兴趣公司的财务分析、投资分析、资本运作方式,又是否对企业管理的方式与理论存有好奇?兴趣始终是职业发展的最好导师。以足够的职业认同感作为基础,才能催动财经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职业发展的路上越走越远。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能对2022年高考后想选择财经类专业和院校的考生有所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