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2开头的是什么银行(4022开头的是什么银行卡)

《红周刊》记者注意到,在胜通集团的债权人中,实际还有两家险资恒大人寿和平安养老保险,此外还包括了多只养老产品、企业年金以及中信银行的理财产品。

那么,上述低风险偏好的机构投资者们为何会持有违约债券呢?业内人士对此表示不解。至于后续如何处置,隆安律师事务所潘修平律师建议区别对待,险资资金应穿透,如果是个人客户,可以按照小额债券持有人的比例兑付,如果是险资自有资金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委托资金,就应按照机构债权人的兑付方案来处理了。

平安养老、中信银行等机构理财陷入胜通债务泥潭

在胜通集团的债权人中,有一部分机构很特别:它们是保险公司、养老金和企业年金计划。据记者获得的债权人名单,恒大人寿保险对胜通的债权达5.61亿元,基于此,恒大人寿也入选债委会。平安养老保险旗下的7只产品也持有胜通债券:其中平安相伴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工商银行持有债券规模最大、达4022万元,平安研究驱动固收型养老金产品-招商银行的持仓为2077万元,平安精致人生企业年金集合计划-中国银行持有胜通债1027万元,平安养老-自有资金确认债权为1.94亿元。此外,中信银行慧赢系列理财产品对胜通集团的债权达到2.87亿元。

平安养老保险是国内重要的养老金和企业年金管理人。2017年,平安养老保险管理的企业年金规模业内第一,不过据人社部发布的2018年企业年金运作数据,平安养老保险管理的企业年金规模为2065亿元,排名滑落第二、被泰康资产反超。就业绩而言,平安养老保险表现也一般,其管理的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固收类组合)的加权收益率只有1.6%,排名居于业内中游、较2017年下滑3名,单一计划(固收类组合)的收益率为4.73%,业内排名同样靠后。

究竟上述险资是无心之失还是有意为之呢(基于垃圾债策略而在债券出现信用风险后低价买入)?记者也采访了恒大人寿方面,截至发稿未获回复。由于近几年违约频发,垃圾债策略受到不少私募和券商资管等风格较为激进的投资人的青睐,记者也多方核实到,包括乐瑞资产等多家私募小额买入胜通债以增强整体收益,但一般而言,垃圾债策略重在低价和轻仓,上述私募持有规模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两三千万元不等,罕有持仓过亿的情况。

“我真不明白,为何险资会投给风险相对较高的民营化工企业?”一位资深信评从业者向《红周刊》记者直言,国外成熟的养老金投资体系下,更加青睐风险小的稳健性现金流企业,尤其是公共服务、电力供水等行业,“即便是如诺华等优秀的化工龙头,在险资的投资版图中占比也非常小”。而险资牵扯到胜通债务危机中,也再一次说明,外部评级公司亦无法提供真正的风险识别服务,中国债券市场的资产配置功能并不是很高、流动性也太弱,“国内银行间信用债流动性太差、市场自发定价能力弱,买方机构往往一持到底,一旦出现违约风险,就难以脱身”。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了理解。“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计划一般风控会更加严格,但可能对于各家公司特别看好的债券,经过一定的审核程序也可以入选投资池。”一家大型券商资管业务的负责人表示,自去年以来民企大规模违约,信用债市场整体出现变化,也很难说保险公司在风控上做得不好,“2018年以后各家机构的风控更加严了,但是对于存量持仓债券,可用的办法都不多”。

债市违约频发,考验险资风控能力

胜通债务危机也揭示了险资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据中国保险资管业协会不久前发布的《2018-2019保险资管业调研报告》,在221家保险机构管理的超过15万亿元总资金中,债券仍然是最受青睐的大类资产配置品种——具体来说,债券投资占比39%,银行存款占比12%,金融产品类资产占比18.5%,股票和公募基金只占10.8%。债券作为最重要的配置资产,有效熨平了养老金和企业年金的波动,譬如在股市大幅下跌的2018年,企业年金依然实现了3%的正收益。

通常来说,养老/企业年金和银行理财被认为是低风险的金融产品,为何上述机构会踩雷胜通债?记者也采访了恒大人寿,后者未作出说明。不过观察中信银行慧赢系列理财产品的发行资料,其债券风控标准为:主体评级≥AA的短融、主体评级≥AA+的中票/企业债/公司债。而为胜通提供评级服务的是大公国际,后者给出的主体评级在2018年底之前均维持AA+,恰好符合中信慧赢理财的标准。

但近两年高评级债券违约并不鲜见,Wind显示,2017年以来违约的314只债券中,发行时债项评级为AAA/AA+的有42只,诸如17沪华信SCP001的发行评级为AAA,目前已降至C,而中民投在违约后,新世纪评级仍维持AAA评级,这一“奇观”也引起业内侧目。

相比私募和券商资管,险资的性质更具特殊性。考虑到债市打破刚兑,那么险资如何面对信用风险?客户是否也可接受投资亏损?对此,隆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潘修平认为,近几年债券违约后的整体清偿率只有48%,不过一般会对自然人持有的小额债券作出全额或高比例兑付,因此他建议如果险资产品客户是自然人,就比照自然人的债券兑付方案来处理,即尽量全额兑付。如果是险资自有资金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委托资金,那就按照机构债权人的兑付方案来处理。

本文源自证券市场红周刊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