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帮扶政策(就业扶贫政策的实施与成效)

就业扶贫政策的实施与成效

引言

就业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扶贫工作来说,就业扶贫是一项根本、长远的措施。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推出就业创业政策,以促进贫困地区就业,增加收入,提升生活水平。本文将从政策实施与效果两个方面,探讨就业扶贫的成效。

政策实施

1.企业扶贫

企业扶贫是指政府采取措施支持当地企业在扶贫地区投资开发,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土地收益,帮助对方获得稳定收入,同时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例如,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中西部地区人才有效供给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鼓励符合政策规定的产业发展,并加大财政投入,对企业的产业配套进行资金支持。

2. 职业培训

政府还加大了对增加贫困劳动力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训力度,为其提供职业培训帮助提升技能,增加就业机会。例如,2016年,中国国务院出台了《劳动力培训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五年培训1000万贫困劳动力,全国的贫困劳动力享受职业培训的覆盖面将会逐年扩大,贫困劳动力的培训机会将得到拓展。

效果分析

1.就业机会增加

政策的实施促使了就业机会的增加,提高了就业率。例如,中国在“十三五”时期规划“1300万人就业规划”,为实现全国平均贫困率降至6%以下,提出到2020年,将实现贫困农村劳动力8000万人实现转移就业,到2020年,新增就业人数4050万人。目前,全国贫困地区的就业机会已经明显增加,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区的稳定性显著提高。

2. 缩小城乡差距

就业扶贫政策的实施,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政府重视贫困地区的就业问题,通过提供专业培训、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等一系列政策,有效地缩小了城乡间的发展差距,增强了社会的和谐。

就业是扶贫的重中之重,企业扶贫、职业培训等政策的实施,帮助贫困地区增加了就业机会,实现自我脱贫,同时也助力缩小了城乡差距。,就业扶贫政策的实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对于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