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蒋欣如 通讯员 肖凌芝
财经审查小组成员在会议期间带动本代表团代表使用财经综合监督系统。拍友 王萌摄
“加入财经审查小组,就要替全市百姓管好‘钱袋子’。”近日,杭州市人大首次成立财经审查小组,作为小组成员之一,杭州市人大代表过灵芝积极参与计划、预算两报告两草案的审查,并提出了多条建议。
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计划和预算及其执行情况的报告,是地方各级人会代表大会的重要职权,也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质监督的体现。但长期以来,由于财经监督参与专业门槛高、大会审查时间窗口较短、专责监督机构力量较弱等原因,大会审查实效性有待提高。为此,杭州市人大专门成立由52位人大代表组成的财经审查小组,为全市人民切实履行“管好钱”职责。
在小组成员的积极带动下,今年杭州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大会共收到计划、预算草案的意见36条,财政经济类的代表建议95条,计划、预算两报告两草案得到更高热度的关注。
“财经审查小组的筹建,源于预算草案‘三审’制工作的代表参与,是我市人大加强财经监督中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的又一创新举措。”杭州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以来,杭州市人大探索开展预算草案“三审”制工作,在原有的财经委初审和人代会审批基础上,引入“代表预审”机制,邀请部分代表提前介入预算草案编制过程,畅通代表意见反映渠道,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践行于民主编制预算草案中。三年来,代表们共对24个部门提出499条意见,聚焦教育、交通等民生领域,历年采纳率均超75%。财经审查小组的成立,将推动杭州人大财经监督进一步向常态化、全过程监督转变。
为提升财经监督质效,杭州市人大还在去年创新推出财政综合监督系统。通过该系统,全市人大代表可以实时查看各部门和各专项预算执行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并及时得到相关部门反馈。实践中,不少代表对财经监督的理解不断加深,关注点也从资金本身延伸至资金背后的政策绩效。如针对政府助企财政补助,市人大代表郑丽萍建议对资金使用效果组织回头看,评估政策实效。这一建议已被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纳入今年绩效监督计划。
财经审查小组的成立,进一步激发了代表参与财经监督的积极性,让代表们敢于对每一笔民生帐“打破砂锅问到底”。杭州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代表们的意见建议往往从本职实践经验而来,切中民生痛点难点。下一步,财经工委将切实服务代表有序参与、有效履行预算审查等监督职权,及时向代表通报意见建议落实情况,更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管好自己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