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科森是什么数据库(爱迪科森是一种什么数据库)

在头条,搜「高考」,权威信息一手掌握。

西南林业大学(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西林”,坐落于春城昆明市,为国家林业局和云南省政府省部共建大学;是一所以林学学科为主,生物环境类学科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管、教等学科交叉发展的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981 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 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起源于1939年云南大学森林系。

校园集锦

1958年8月,农学系与林学系从云南大学分出 ,成立昆明农林学院,校址在昆明北郊黑龙潭。

历经几次分合,以搬迁到云南的北京林学院为基础,于1973年组建云南林业学院,属原林业部直接领导,面向全国招生,校址在安宁市温泉镇。

北京林学院于1978年确定迁回北京,原国家教委和国家林业局批准云南林学院在原校址独立建校,继续办学。

经原林业部批准,云南林学院于1983年10月改名为西南林学院。

1981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原林业部于1985年批复同意西南林学院搬迁,1990年迁至现校址(云南省昆明市白龙寺300号)。

自2000年9月起,西南林学院实行以云南省为主管理,纳入云南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总体规划,与省属地方高校享受同等政策和有关待遇。

2008年,国家林业局发文支持西南林学院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

2009年,国家教育部同意在西南林学院基础上筹建西南林业大学;

2010年3月18日,国家教育部正式同意西南林学院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

2010年5月18日,西南林业大学正式成立。

2011年,昆明理工大学白龙校区正式移交西南林业大学。  

2013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

2020年5月,西南林业大学世界茶叶图书馆、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中心成立。[3]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据学校2014年9月官网显示,学校先后建成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1个,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1个,云南森林资源培育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1个;并拥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8个,国家林业局生态定位站2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林业局木材与木竹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1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5个。此外,还拥有省级科技创新团队3个,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4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个。  

科研机构一览表 

序号机构名称批准年度批准机构1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2008年国家林业局2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2011年云南省政府3教育部省部共建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2008年国家教育部4国家林业局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重点实验室2005年国家林业局5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2010年云南省科技厅6云南省木材胶黏剂及胶合制品重点实验室2013年云南省科技厅7国家林业局风景园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2年国家林业局8云南省木质材料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1年云南省科技厅9云南省木质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2012年云南省发改委10云南省保护地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中心2013年云南省发改委11云南森林资源培育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2012年云南省教育厅12国家林业局云南玉溪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2012年国家林业局13国家林业局云南昆明滇池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2012年国家林业局14国家林业局木材与木竹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2012年国家林业局15云南森林资源资产管理及林权制度研究基地2009年云南省委宣传部16云南省高校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2007年云南省教育厅17云南省高校西南山地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2007年云南省教育厅18云南省高校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重点实验室2007年云南省教育厅19云南省高校林业3S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007年云南省教育厅20云南省高校生物质材料工程研究中心2007年云南省教育厅

创新团队一览表 

序号团队名称批准年度批准机构负责人1竹藤科学云南省创新团队2008年云南省科技厅杨宇明2西南林业大学木材胶粘剂创新团队2011年云南省科技厅杜官本3云南省高原湿地科学创新团队2012年云南省科技厅田昆4云南省高校生物质材料科技创新团队2010年云南省教育厅本官本5西南林业大学高原湿地生态学科研究创新团队2010年云南省教育厅王娟6云南省高校风景园林科技创新团队2011年云南省教育厅樊国盛7云南省高校干旱河谷植被恢复科技创新团队2011年云南省教育厅马焕成8云南林业经济与林业碳汇创新团队2011年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赵乐静9云南生态旅游本土化与创新研究创新团队2012年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叶文

科研成果

2006年-2014年,学校共新增科研项目170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项、社会科学基金9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学技术奖33项,科研到位经费达2.535亿元。  

学校近五年科研经费1.6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62项,其中,教育部科技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国家工程咨询一等奖1项、美国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环境保护杰出创新奖”1项、省级自然科学一等奖4项;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7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7项,省部级项目90项;发表学术论文2423篇,出版学术专(编)著64部,获知识产权成果28项。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倍体毛白杨”(段安安)、“防潮型刨花板研发及工业化生产技术”(杜官本教授项目组)  

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珍稀竹种巨龙竹生态生物学特性和开发利用基础性研究(2006年,杜凡)  

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2005年,杜凡)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图书馆

据学校2014年9月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20万册,报刊1700多种,电子图书35.6万册,中文电子资源包括清华同方(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科技信息子系统、律典通-中国法律应用系统、金国道数据库,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超星中文电子图书等;外文电子资源有国际知名学术数据库BP、CAB、Agricola Plus Text(农林全文期刊)数据库、Academy Research Library(学术研究图书馆)数据库、金图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Asian Business全文数据库《New York Time》、《USA Today》、《Barron’s》、《Wall Street Journals》等20余个中外文数据库。  

学校标本馆被英国皇家植物园注册为我国十个世界大标本馆之一,被国家林业局和云南省遴选为科普教育基地,拥有植物、木材、林木病理和森林昆虫等标本60余万份,在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对外合作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学术期刊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是由西南林业大学主办的林业类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创刊,主要刊登森林生物学、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森林经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园林植物与风景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木材科学与技术及林产化学等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科研成果。读者对象为国内外农林科技工作者及高等院校师生。被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文收录,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并确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农业文摘》、英国《动物学记录》(ZR)。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波兰《哥白尼索引》(IC)寄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1989—2010年,在全国和云南省评比中,本刊已11次获奖;1999年荣获教育部“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


参考资料

1. 历史沿革 [引用日期2019-12-28]

2. 科学研究 [引用日期2019-12-28]

3. 现任领导 – 西南林业大学 [引用日期2020-07-31]


本文章由头条百科用户鹿花花生油、包贝鹅、八卦娱小生、赵玲艺zly参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