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金不足是什么意思(备用金不足)

明朝白银货币化,白银大量流入是一个原因,但这不是唯一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明朝纸币推广的失败,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呢?

众所周知,在中国的历史上,作为货币的有铁制的货币,有铜制的货币,有金制的货币,也有银子制作的货币。在所有的这些各种各样的金属制作的货币之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铜制的和铁质的,铁质的货币,比如先秦时期的各国钱币,很多都是铁质的,而相信大家小的时候,很多人也都见过清朝时期的铜钱,或者是铁质的钱币。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最为流行的就是这以这两种金属制作的货币,究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两种金属产量大,而且不容易磨损。但是,因为铁和铜太常见了,所以这两种金属做的货币也就不值钱,但是总的来说,这两种货币不会像纸币那样大起大落。

朱元璋是元朝末期红巾军起义做大的,他后来在现在的东南一带建立了吴国,这也是越南“平吴大诰”的由来。朱元璋做吴王之后,在南京命令底下的人制作出了属于吴国的金属货币,铜币“大中通宝”,建国之后,他又命令宝泉局铸造了“洪武通宝”,这两种都是小面值的铜币,现在极具收藏价值,现在的行情,一枚大中通宝可以值几千元。但这种金属货币面值太小了,建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需要进行大宗交易,而大量的铜钱携带极其不方便,而另一方面,当时市面上流行的纸钞,还是元朝时期的“中统交钞”。

在战争期间,社会上流行的还是中统交钞,即使是在朱元璋的统治地区也是如此,为了稳定局势,朱元璋答应人民,中统交钞将会继续使用。建国之后,社会逐渐稳定,这种顾虑已经没有必要了,而元朝的纸币已经不值钱到如同废纸,所以发行一种新纸币,一种属于明朝的纸币,势在必行,洪武八年,属于明朝的纸币,“大明宝钞”问世。

然而,这种纸币没能运行几十年,就被社会所抛弃了,究其原因,有三,第一是政府只发不收,在普通民众手里的旧钞不收回;第二是国库预备金不足;第三是政府无限制的发行宝钞,国库收入的白银和发行的宝钞的总量相差巨大。

朱元璋糟糕的货币政策导致大明宝钞越来越不值钱,乃至到最后被社会抛弃,而同时,日本和美洲的白银开始大量流入中国,小面额的铜币难以进行大宗交易,纸币又不值钱,于是,作为贵金属的白银成了社会的主要交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