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湘湖(萧山湘湖景区介绍)


这里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交通工具——距今8000年的独木舟。它孕育了璀璨的跨湖桥文化,将浙江文明史前推了1000年。


这里是吴越争霸的古战场、勾践卧薪尝胆的所在地。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都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源头部分。


这里是“浙东唐诗之路”“钱塘江诗路”“大运河诗路”三条诗路的汇集地,是唐朝诗人贺知章深情吟诵的故乡。


这就是萧山!


即日起,萧山发布微信公众号推出“文化萧山”专栏。我们先跟着诗歌游萧山,沿着古时文人墨客行吟之地,重温令人神往的诗之圣地,致敬千年前诗人的“诗与远方”。



▾ 点击收听 ▾

朗读者:孙娟、余金玲



湘湖

湘湖以风景秀丽而被誉为西湖的\"姐妹湖\"。

这里发掘的跨湖桥文化遗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把浙江文明史前推到八千年;湘湖城山之颠的越王城遗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当年勾践屯兵抗吴的重要军事城堡,见证了\"卧薪尝胆\"的历史风云,为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古城墙遗址;李白、陆游、文天祥、刘基等历代名人在此留有不朽诗文。








湘湖的前身,是由古海湾演变而成的一个潟湖。具体地说,大约在四千年前,也即地质史上的全新世卷转虫海退之初,湘湖一带不是一个湖,而是一个浅海湾。因上承山洪,下纳海潮,海湾口逐渐淤积起大量的泥沙,于是海湾出现沙嘴,并不断地扩大延伸,终于海湾和外海的通道被堵塞,沙嘴之内成为一个潟湖。随后,湖水淡化,成为淡水湖。这个自然形成的淡水湖,称作“西城湖”,最早始载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


余金玲:湘湖原先是一片潟湖,潟湖就是海水漫灌沉积而成的天然的湖泊。以前湘湖的名字叫“西城湖”。当时的湘湖是没有经过治理的,周边的村民也经常会挖湖,造成当地淤积,水患不绝。到了北宋时期,当时的县令杨时看到了湘湖的状况,下决心治理湘湖。杨时重修了湘湖,修理好之后湘湖风景秀丽,当时人们认为湘湖的景色“胜若潇湘”,就是说比湘江、洞庭湖还要美,所以就取名为“湘湖”。


孙娟:当您在美丽的湘湖边游览的时候,肯定会想,这个湖最早是什么时候修筑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我们人工开筑湘湖的第一人杨时。

杨时 /

杨时,字中立,学者称他龟山先生,将乐(今福建)人。北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举进士,政和初任萧山县令。当时百姓苦于屡旱,要求城西1公里处的一片水田辟为湖。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杨时\"以山为界,筑土为塘\",建成了一个人工水库——湘湖。用湘湖的蓄水,灌溉九乡14万亩稻田。\"水能蓄潦容干涧,旱足分流达九乡\"这是后人对杨时关心农事的歌颂。

杨时即为\"程门立雪\"典故中的主人公。杨时40岁时到洛阳拜程颐为师,一日与同学游酢去程府求教,正巧碰上程颐静坐小睡,二人便肃立等候。当时天降大雪,待程颐觉醒,雪已经下了有一尺深了。后人用\"程门立雪\"\"立雪程门\"\"程门度雪\"\"程门飞雪\"\"立雪\"等比喻读书人毕恭毕敬就学师门。古代建有德惠祠以纪念杨时之功,今已不存。

孙娟:杨时,北宋学者、官吏。字中立,号龟山,南剑(今福建)人。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杨时补萧山县令。县民诉求湘湖筑湖问题。北宋杨时筑湖前,湘湖故地经历了一个由海湾到湖泊到湮废的过程。由于当时自然地理条件不够优越,最大的问题是春夏易涝,秋天易旱,农田抗旱灌溉和排涝问题陷入危机,严重地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国家的财政收入也相应受影响,手工业发展原料也受到影响,社会存在这不稳定的因素,人工湖泊的修筑则成为有助于自然降水平衡的出路。

杨时从百姓的利益考虑,处事果断,没有丝毫懈怠,上任第三天,就下乡间,察民情,听民声。连续十多天,走遍有关各乡,耳闻目见,对百姓迭遭旱魅之苦,期盼筑湖之心感触良深。回到县衙,他决定筑湖以解决百姓之苦。

实地考察民情决定筑湖之后的第二步就是选择筑湖的地点,杨时亲自到实地勘察了解情况,掌握了实情后,觉得在原西城湖湮废之地“视山可依,度地可圩,可以山为界,筑土为塘”。

当时西城湖已经湮废,但是周围地势稍高,中心呈现为凹陷的洼地,海拔仅4米左右,周围约2平方千米的范围,仍具有潟湖的鲜明特征,可利用自流灌溉,有筑湖的先决条件。

从四面的地形来看,湘湖故地一带一面被西江塘阻隔了钱塘江,三面被若继若续的群山环抱。这些山属天目山余脉的尾闾,海拔一百至两百米,分布成四组平行的岗丘。西北侧为一组岗丘,有黄家坞山、越王城山(包括井山、狮子山、美女山)、老虎洞山(包括青山);东南侧为二组岗丘,西北侧与东南侧两条山脉,中间是一片狭长洼地,长轴是呈北东走向,如若胡同。在八字形的北口处为三组岗丘,有菊花山、龟山;南口处为四组岗丘,有历山(砾山)、杨家湾山、大湾山、杨岐山,其东还有糠金山、瓜藤山。

从附近河道分布的情况看,湘湖一带地势低平,河流纵横,素来是受浸内涝的地区,南有水道和浦阳江入富春江汇合为钱塘江的三江口沟通,北连西小江、浙东运河钱塘江在萧山闻堰纳浦阳江后,至杭州闸口一段夕河床宽浅,河道曲折形如反写“之”字,呈半圆形从西北、西、西南三面环绕湘湖一故地带。

所以,由于湘湖故地一带地势低洼,环顾四周,如果废田筑湖,有山岗可依,旱地可圩,地形地貌非常适合修筑人工湖。

▲湘湖边的杨时像

杨时亲自到实地勘察了解情况,掌握了实情后,觉得在原西城湖湮废之地“视山可依,度地可圩,可以山为界,筑土为塘”,为百姓修筑“湘湖”,成湖3万7千多亩,周围80余里,可以灌溉农田14万6千8百余亩;即使大旱之年仍然有过半农田可以得到灌溉。明代钱宰的《湘阴草堂记》:“勾践之墟有山焉,曰萧山,有水焉,曰湘湖。萧山湘湖,山秀而疏,水澄而深,邑人谓境之胜若潇湘然,因以名之。”这是湘湖之名来历有确切文字记载的一个说法。



杨时任萧山县令后,带领百姓“以山为界、筑土为塘”,排除万难、开筑湘湖。湘湖建成后,蓄泄以时,惠及周边九乡百姓,民众因感念杨时之功,特在湘湖边为其建杨长官生祠。许多百姓还将杨时画像放在家里供奉。杨时去世后,人们不忘其功德,仍时时祭祀。

孙娟:杨时在筑湖之后对湘湖也情有独钟,时常夜游湘湖,留下了不少诗作。如:《新湖夜行》


平湖净无澜,天容水中焕。

浮舟跨云行,冉冉躐星汉。

烟昏山光淡,桅动林鸦散。

夜深宿荒陂,独与雁为伴。

新湖夜行

似乎是在新湖落成后的一个天色晴朗的夜晚,杨时约上几个好友,乘着薄冥的夜色,兴致勃勃地前往新湖浮舟游览。浩渺、清澈的湖面平静得无波无澜,星光灿烂的夜空倒映在湖面上。舟行湖上,仿佛是踏云而去,缓缓在银河中漫游。烟雾迷蒙中露出淡淡山影,移动的桅樯惊扰了夜栖的林鸦。留连忘返的一行人索性就宿于湖畔山坡,与大雁相为伴。我们可以从诗中感受到杨时当时的那种欣慰与恬淡、悠然自得的心情。另一首:《望湖楼》


斜日侵帘上玉钩,檐花飞动锦纹浮。

湖光写出千峰秀,天影融成十里秋。

翠鹬翻风窥浅水,片云随意入沧州。

留连更待东窗月,注目晴空独倚楼。

望湖楼

孙娟:此诗应该是阳光明媚之日,杨时亦再次来到湘湖。现在的湘堤上的湘浦观鱼长廊南端,有一个水榭叫“一镜容天”。榭中有副对联“湖光写出千峰秀“天影融成十里秋”。此句对联就是采用了《望湖楼》的诗句,意思是湘湖水明净清澈如镜,涵容万物。



杨时对于萧山的贡献绝不仅筑湘湖一项,他“亲承二程先生之传”,在萧山收徒讲学,对发展萧山乃至浙江文化,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杨时是理学鼻祖程颢、程颐的嫡传弟子,他在萧山任县令时,四方之士仰慕其名声,不远千里前来追随从学,宋代大儒朱熹,即是杨时的三传弟子。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为表示对杨时“正学之派”、“后学模范”的推崇,在德惠祠旁始建纪念性的建筑—“道南书院”,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由萧山知县窦昱建成。据清•乾隆《萧山县志》记载:“有司祭德惠祠毕,即至书院致祭”。明代的萧山八景中,道南书院的“书院遗香”即是其中一景。

道南书院是萧山历史上第一座书院,对萧山人文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所道南书院。


余金玲:湘湖边有一个“道南书院”,取自“吾道南矣!”当时杨时师从程颢、程颐两位大理学家,这两位老师对杨时评价非常高,也非常赏识他,他们认为杨时是他们的学生中学的最好的。杨时学成离开之时,程颢目送杨时感慨:“吾道南矣!”他的意思是:我的学问要被杨时带到南方去了。湘湖边的“道南书院”就是以这个故事来命名的。杨时,不仅文学造诣很高,也是对百姓非常负责的父母官。



孙娟:杨时在萧山不仅人工修筑了湘湖,还积极开展理学南传,演讲“孔孟之道和两程理学”,在萧山大兴学风,授学传道。

杨时一生精研理学。29岁那年他前往河南颍昌,专门投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研习理学,勤奋好问,学习成绩优异,与游酢、伊熔、谢良佐并称“程门高弟”。杨时学成回归时,程颐目送他远去,曾感慨地说:“吾道南矣!”。

程颢去世后,杨时又一次北上求学,元祐八年五月,杨时投于程颢的弟弟程颐门下,到洛阳伊川书院学习。那时,杨时已40多岁,而且他对理学已有相当造诣;但是,他仍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勤奋好学。他不仅学习勤勉,而且非常尊敬老师。有一次与游酢去拜见程颐,见老师正在厅堂上打瞌睡,不忍惊动,便静静地站在门廊下等候。这时,天空正纷纷扬扬下着大雪,待程颐醒来,门外的积雪已经下得很厚很厚了,成语“程门立雪”讲的就是杨时这种好学精神和尊师重道的故事,成为今古佳话。程颐很为他们诚心求学的精神所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授。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得程门理学的真谛。杨时学成后回到南方继续潜心研究和传播程氏理学,在二程理学和朱熹之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萧山自杨时授学传道后,文风大兴,学业大进,士子踊跃,科举蔚然成风。杨时的弟子和女婿陈渊有《萧山觉苑寺雪后杜门》诗,“诗书废放道眼净,钟鼓杲隔禅房深”的诗句,可见北宋杨时在萧山为官传播理学时觉苑寺的书香氛围和清净禅意。

自杨时筑湖开始,湘湖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安居、生态改善、环境美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湘湖比北干山更重要,是该县的象征,据称还是该县百姓的保护神,并且已成为四方九乡的生聚养护之源,还可以把湘湖看成一种中国传统文明的象征。为纪念杨时筑湖对萧山水利作出的功绩,百姓们经常画其肖像挂在家中瞻拜,同时还在湘湖边修建了杨长官祠。

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人们在萧山城厢镇西门外净土山麓建造德惠祠,以颂其功德;还在湘湖建“道南书院”取程颢“吾道南矣”之意,培养古代萧山学子,至今为人所称道。现在湘湖城山广场东侧又重建了德惠祠和道南书院。明嘉靖间,又奉旨筑杨时牌坊于大弄口,“石檐飞轩,斗拱龙栋”,三隔双层,横额镌“敕建宋萧山县令龙图阁直学士谥文靖杨时之坊”。旧县衙有“龟山旧署”,今城内有“道源路”等。




杨时以后的这九百年中,还有无数个“杨时”,秉承他的事业。如顾冲、赵善济和郭渊明等,他们视湘湖如生命,懂得湘湖对老百姓的利害关系,因此十分珍重自己的职责,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湘湖的制度。明代的护湖功臣魏骥在诗中表达了对湘湖的深刻了解和真正关心,“涨容江海摧山浪,润浃郊原亢旱田”说的是湘湖之水刚柔相济的性情,湘湖能容纳江海涨潮时的巨浪洪水,也能在平原大旱时滋润田地,并由此引申出对湘湖之水的利与害以及如何趋利避害的看法,这是治理湘湖的前提。魏骥在《咏湘湖》诗说:

百里周围沙渺茫,龟山遗爱许谁忘?

水能蓄潦容千涧,旱足分流达九乡。

荇带荷盘从取市,莼茎芡实任求尝。

邑侯乡父休轻视,圩岸时须督有方。

咏湘湖

诗中“水能蓄潦容千涧,旱足分流达九乡”是写湘湖治理完成后在涝灾时的分洪蓄水、在旱季的分流灌溉等功能,“荇带荷盘从取市,莼茎芡实任求尝”是写湘湖上荇菜、荷叶、莼菜、芡实的丰收,“邑侯乡父休轻视,圩岸时须督有方”则告诫家乡的官员百姓要重视湖岸的建造,要时时督促,而且要督之有方。魏骥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直到今天的人们,也一直在不断地美化湘湖,珍爱湘湖。

杨时在萧山任上,时间虽短,却干了两件大事,即湘湖的开筑和授徒讲学,传播理学。这对萧山人文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传播了儒家学说,而且厚重了萧山的祭祀文化,成为萧山方志文化的重要记述内容,也成了萧山学术文化的主流。

背诵政和后,不少萧山从政者以杨时为榜样,敢于担当,积极整治湘湖;文人墨客对湘湖歌咏日众。杨时与湘湖同时也成为影响萧山吏治文化、诗词文化的重要元素。

虽然,杨时与他开筑的湘湖离开我们九个多世纪了,随着新时代湘湖的开发、建设和国际化城区的打造,杨时与湘湖对萧山、杭州、浙江的人文影响还将继续、深化,还将远播。



本期朗读者

余金玲

萧山博物馆

陈列保管部副主任

孙娟

湘湖研究院



来源:好好读吧、FM107.9

编辑:於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