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退市什么意思(产品退市什么意思啊)

编辑导读:数字化基建时代的来临,预示着大ToB时代的来临。能够把流程数字化,并能够通过信息化把这个过程高效地实现,这是真正数字化的信息化。一起来文中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吧。

这是一篇随笔,作为一名在业务一线的B端软件从业者,这些年有些收获,今天总结出来,希望能够给在某一个阶段有所迷惑的朋友一些启示。

一、管理中的数字化

我们一直在谈数字化的管理,而数据体系的缺失,是数字化管理过程中经常容易忽略的一点;

在大家普遍的认知中,数据分析多数用来做重大决策等的事情,是一个高大上不接地气的事情,这样其实是有失偏颇的,在所有的业务动作中,都会有数据的沉淀,从数据中可以提炼出能够反应业务好坏的指标,数据分析可以应用到我们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例如客服有客户满意率、询单转化率、回复响应时间等等;仓储有库存准确率、发货及时率、发货准确率等等;品质有品质退货率、质检问题率等等;

当指标建立后,管理者把各个岗位的指标组合起来当做KPI的考核指标,用指标来评判一个岗位上人员的工作表现,有的企业只是做到了这一步,有KPI指标考核,但是没有形成围绕KPI指标进行的PDCA的问题发现、改进计划、实施计划、跟进指标、持续改进的解决问题的闭环方案,就导致了很多工作停留在KPI表面上;

数字化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像前面讲的,在实际的业务管理中,仅仅通过KPI考核,没有执行PDCA的循环管理方案,最终很难对指标能够起到有效的作用;

在PDCA的过程中,应该对应一个针对业务的数据体系,如果说KPI是看方案执行最终效果的指标,那么在围绕改善KPI的PDCA这个过程中,还会产出非常多的过程指标来;

例如企业中开发新产品这件事情,新品上线的速度是困扰很多企业的事情。

产品负责人要对产品的准时出货负责,在新品的开发过程中,是有很多节点的,例如需要供应商打样送样、工艺审样、包装设计等等涉及多个部门的协同。

当我们要解决新品出货准确率低的问题的时候,就需要知道哪个环节延误的问题最大,什么原因导致延误的问题最大,是某一个人导致的还是某一家供应商导致的,哪一个环节的平均用时最长,哪一个环节的平均延期次数最高,这样把整个业务线的各个环节能够反馈实际情况的指标建立成数据体系,围绕这个数据体系,就可以更有效的执行PDCA。

这也是笔者前面文章给大家分享的,数据是我们的眼睛,而管理过程中的数字化,同样是我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眼睛。

二、信息化为“管理思想”赋能

在以前做交付的时候,当产品无法解决用户某个场景的问题的时候,“三分系统,七分管理”的说法便经常被搬出来给用户解释,这个需求产品实现不了,只能通过你们自己的管理去实现了,碰到通情达理的用户,这个说法屡试不爽;

其实在很早之前,笔者并不能完全理解“三分系统,七分管理”是什么意思,随着在业务一线信息化的实践,才发现当时被自己拿来“搪塞”用户的借口居然是一个真理,当然这个“真理”更广泛的说法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现在,不仅对“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结合上文的描述,相信大家对“十二分数据”这个说法也是深表赞同的;

那么“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到底应该怎么理解呢?

有这样一个场景,产品在上市销售后,市场反馈不好,要做退市处理,那么这个退市流程的执行就很容易出问题,因为供应商和销售方是用的“VMI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方法来管理库存,供应商和销售方在各自仓库都备了安全库存,销售方根据销售情况向供应商下单,供应商按照下单商品送货,但是供应商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经常销售方下单要货了,供应商却不及时送货,甚至是多次叫货后都不送货;

在清货流程中,当这个商品发起清货后,供应商会填写一个需要清货的库存,然后销售方下单要货,供应商送货,但是会出现如上描述的供应商不及时填写库存和不及时送货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销售方出台了相关的管理策略,即供应商如果超过指定天数没有上传清货的库存,就自动完结这个商品的清货申请,或者如果供应商上传了库存,如果连续3次下单要货没有送,那么也自动完结这个清货的申请;

看上去,这个流程好像是没什么问题的,有发起,有过程,有条件,流程状态最终也可以完结,但是,会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退市产品在供应商处的库存仍然存在;如果重新发起需要走另外的审批,恢复产品资料的状态,然后再重新走清货的流程申请;

很容易造成花费了人力,但是仍然解决不掉供应商不及时上传库存和及时送货的问题,反而却增加了额外的流程,在这个场景下,系统有错吗?系统是没错的,负责系统产品开发的产品经理有错吗?想必也是没错的,那制定这个策略的管理人员有错吗?其实也没有的;

这个时候,如果能统计到供应商上传库存的时效,以及上传库存的准确率和送货的时效,通过对这几个关键指标的监控管理,前期哪怕指标做的差,最多是慢一些,不至于增加其他消耗人力精力的流程的,通过合理的信息化产品设计和数据指标的输出,让信息化产品为业务赋能并最终提升业务指标才是业务系统信息化以及数字化管理的初衷;

所以,管理方式的不同,会导致信息化产品剑走偏锋,而信息化产品跑的越偏,越难以纠正,最终信息化的“赋能”就有可能变成“卸力”了。

三、结语:数字化的信息化,才是真正的数字化

数字化基建时代的来临,预示着大ToB时代的来临,能够把流程数字化,并能够通过信息化把这个过程高效的实现,笔者看来,这才是真正的数字化的信息化!

刚刚写完文章分享给好朋友,朋友说“真理往往都是简单的”,是的,如果能够在成长路上懂得了一些真理,也是一种进步。

最后,感谢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此,便是我的快乐!

本文由 @橙子哥哥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