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作为人类最早发现的金属,在金属家族中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尽管现在没有找到金最早发现和使用年月的记载,但在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等地的考古发现,说明早在公元前三千年人类已经会采集黄金作装饰物。后来,黄金的用途就愈来愈广,象制作象征财产的货币呀,显示权力的印玺呀和官阶地位的随葬品呀,等等。不胜枚举。
图卡门金棺
1922年,埃及的考古学家发现了埃及十八朝法老图卡门的坟墓,从中发现了一副罕见的棺材,棺内是完全用黄金铸造的,长1.87米,壁厚2.5~3.5毫米,重量有120公斤。棺材铸成人体形状。在棺内还有一副金面具,面具做得极为精致,说明公元前14 世纪金的应用和加工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
我国在公元前14 世纪至公元前13 世纪的商朝也掌握了制造金器的技术,比如在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商文物中就发现有金箔。金箔厚度只有 0.0003 毫米左右,是古时人们装饰建筑物、服饰、为佛像贴金等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比纸还薄的金箔
金箔那么薄,古代又没有轧制箔材的机器,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原来金有极好的延展性,工匠们先将金锭打成薄片,逐层夹在叫乌金纸的薄纸中,每迭达二千多张,然后在青石上用铁锤击三万多次,就可成金箔。中国最早关于加工金箔的书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其中说“凡造金箔,既成薄片后,包入乌金纸,竭力挥捶打成”。
黄金!以它绚丽的色彩,永保光泽的优良品性成为最吸引人的金属。但它来源稀少。为了得到它,人类你争我夺,为它付出了可怕的代价,演出了许多可悲可叹可赞或者可笑的活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