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这本书,也可以帮助一些非专业领域者构建起有关人工智能、有关互联网的知识体系,这也是阅读的力量。”
推荐人:胥正川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副教授
我们目前处在剧烈的变革之中,技术日新月异,从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都在变更我们的环境,不管喜欢不喜欢,我们都身处其中。我的专业是做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研究的,大家想让我推荐相关的书,今天分享一下这本《人机平台:商业未来行动路线图》,
书中从三个方面描述了未来的方面:
第一部分的主题是人脑和电脑。按照特定的规则来进行工作的处理,是第一代人工智能。但今天的人工智能和以前不一样了,它会模拟人的大脑。作者在《第二次机器学习》里曾提及,人工智能是不善于进行创意的工作,但这次他改变了这个观点,并且提到,人类在运用人工智能的模式方面很有可能会转变——以前是人工智提供建议,人类做选择;未来很有可能是人类把常识告诉电脑,最终由电脑做决策。所以人工智能和人类互动的模式发生了变化,这是第一个部分。
第二部分聚焦于产品和平台,其实更多是在讲平台理论。平台理论决定了很多互联网企业的生死存亡,所谓的平台理论就是麦卡夫定律:
(网络的价值与其使用人数的平方成正比)
这就意味着,在所有企业中,最具有延展性和生命力的是平台,而且有着“赢者通吃”的特性。传统经济中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企业份额相差不会太多,但在互联网世界中,因为平台理论,导致第一名通常占70%的市场,第二名占20%的市场,剩下所有的企业瓜分剩余10%的市场,所以互联网的竞争更加残酷,未来平台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强大。
第三部分是社区和大众化,就是所谓的核心和大众的关系。由于互联网的发明,使得每个个体的力量得以发挥,而且可以延展出很多方面,这种“草根力量”的释放就是所谓的去中心化。以前,公司的边界非常明确,但随着互联网的到来,维基经济学出现了,我们可以把工作由个体承担,公司将越来越被弱化,去中心化的趋势出现了,之后就是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过程,与此同时,混乱也会随之产生,要学会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之间要取得一个平衡。
这本书非常好地揭示了未来数十年的技术变化,以及我们社会与它的互动。而阅读这本书,也可以帮助一些非专业领域者构建起有关人工智能、有关互联网的知识体系,这也是阅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