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普惠经济(普惠经济是什么意思)

李克强总理多次在经济会议上提出,要加快普惠金融的步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必要条件,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增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什么是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这一概念由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

普惠金融对象,是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

发展普惠金融的意义何在?普惠金融主要体现在,公平和可持续性,所谓的公平就是机会平等,各阶层都能享受到最基本的金融服务,不能因为是弱势群体就剥夺了其享受基本金融服务的权利,现行的基本金融服务主要是银行贷款,由于弱势群体没有抵押物,授信额度低或者没有,致使无法享受到贷款服务。而商业化可持续性指的是,普惠金融不是慈善事业,而是商业,不能因为特定客户的流失或者减少使得金融行业停滞不前,要维持其可持续性必须开发新的潜在资源,弱势群体也需要基本的金融服务,可做为金融主体客户的补充和延续。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瓶颈,而作为社会顶层金融行业也会出现瓶颈,金融主要业务是信贷,经济出现瓶颈必然引起信贷的瓶颈,贷款业务的减少也就会使得金融行业利润持续下滑。疫情使得本来发展缓慢的经济雪上加霜,为了让金融行业可持续的发展下去,必须加快普惠金融的发展。要达到小康社会需要脱贫,脱贫就需要发展经济,解决就业,除了社会提供就业岗位以外,自主创业也是解决就业的中坚力量。脱贫攻坚战已经到了关键时期,大量待脱贫的人员需要普惠金融的惠及,享受到基本的金融信贷就可以开始创业,加快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