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物资成本大家应该首先想到的就是采购价格:“你多少钱买的?”“我8块钱买的”“那么便宜,还是你们成本控制的好,找谁买的告诉我,我那家供应商卖给我要10块钱”。
那么问题来了,“8块钱买的”就一定能够降低物资成本吗?笔者认为也不一定,因为物资成本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要想真正控制好物资成本,就必须对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管理经验,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物资成本这个事。
物资成本从属性分类来讲,一般可以分为“显性成本” 和“隐性成本”两个方面:
“显性成本” 很好理解,就是那些计入财务账内、 看得见的物资费用实际支出,具有可直接计算等特点。一般主要表现为直接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比如文章开头讲的“8块钱买的”和“10块钱买的”,那这8块钱和10块钱就分别是他们两个的“显性成本”。
“隐性成本”一般具有隐蔽性,不易被管理者发现或容易被管理者忽视的特点,包含体制成本、机制成本、素质成本、机会成本、质量成本、工期成本、安全成本、管理成本等诸多方面,对于物资成本来说,一般主要表现为物资质量不合格造成的返工、二次采购;不合理的物资采购时间(与提前进场、延后进场、市场价格、采购过程的人工成本等因素有关)、采购数量(与小批量多次运输、大批量一次运输、库存大小、资金占用等因素有关);物资验收、加工、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浪费等等。
由此可见,在物资管理实际工作当中,除了要控制好“显性成本”以外,还要控制好“隐性成本”,要想降低项目物资成本,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笔者认为在当前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如何控制好“隐性成本”也许是我们更加要完善的方面,欢迎留言,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