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后勤工程学院,简称“后工院”,位于重庆市江北区建新东路30号,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管、理、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院校。以下将从学校概况、专业设置、师资力量、教学质量、校园生活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学校概况

重庆后勤工程学院创建于1978年,前身为军队后勤工程学校。1994年,学校划归重庆市人民政府管理,更名为重庆后勤工程学院。2018年,学校被评为“全国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示范高校”。目前,学校共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1276.30亩,建筑面积约99.5万平方米。
专业设置

学校现设有16个二级学院和1个教育学部,开设有51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科类专业涵盖建筑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2个学科门类,占到本科专业总数的80%以上。此外,学校还设有艺术、管理、文学、法律等学科,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爱好和未来职业规划的需求。
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308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达70%以上。学校通过拜师制、名师工作室等措施引进优秀教师,形成教学科研综合实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同时,学校还注重企业人才培养与学校师资培养的结合,设有专职企业工程师、工人技师等双师型教师,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质量

学校始终将教学质量作为办学根本,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工程,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开展结合课程思政、校企合作实践、实验与实训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满意度连续多年居于全市同类院校前列。
校园生活

学校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校园生活服务,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提供保障。学校建有综合实验楼、多功能体育馆、图书馆、计算机中心、艺术中心等各类教学、科研和文体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课余活动。此外,学校还组织开展文化艺术、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重庆后勤工程学院是一所综合性工科院校,以工科为主,管理、理学、文法学科协调发展。学校注重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从师资力量、专业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推动教学改革。同时,学校注重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保障,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