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的智力可以做什么(智商130能做什么)

视频加载中...

如果说,漫威电影通过多个超级英雄组建出了“漫威宇宙”,那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一人就自成了“诺兰宇宙”,他的作品有《盗梦空间》、《致命魔术》、《记忆碎片》、《星际穿越》……是影迷心中的“时空魔术师”。影院复工后,其经典佳片《星际穿越》《盗梦空间》重映,票房也证明了他的实力。本周五,诺兰新作《信条》将上映,此番升级为“史上最烧脑”,让提前看片的观众至今还在懵圈。有专业媒体表示,“这肯定是诺兰观影门槛最高的作品,像一场150分钟的智力竞赛。”

《盗梦空间》的“梦中梦”至今仍被热议

7月20日全国影院复工后,诺兰的《星际穿越》和《盗梦空间》相继重映,它们刚好也是他“烧脑”作品中很有代表性的两部。

正在重映的《盗梦空间》于2010年在中国内地上映,“梦中梦”的独特设定、轰炸眼球的视觉奇观,一时间被众多影迷奉为神作。片中诺兰一边推进“盗梦”、“植梦”行动,一边解释“盗梦”和“植梦”的规则,以其独特的非线性叙事手法,将剧情切割为一个个梦境碎片,又层层嵌套彼此叠加,最终呈现出超脱于现实的斑斓色彩,让观众的大脑也随故事推进而飞速运转,吊足大家的胃口,不给任何走神的机会。

十年过去了,人们还在乐此不疲地讨论着梦中的陀螺、解析着多重梦境的个中玄机。这部高分神作也始终高能霸榜:坐拥4项奥斯卡大奖,IMDb8.8分、榜单排名第13,豆瓣9.3分、TOP250位列第9。

记者的多位朋友在《盗梦空间》重映后,又再次进影城刷片,朋友表示,其实此前已经看过多遍,甚至还特地购买了该片的周边产品陀螺,但每次观影都能带给他新鲜的未知感,太让人痴迷了。

“只要诺兰活得够长,豆瓣TOP250就被他承包了”

《信条》这次玩的是“时空逆转”,而从诺兰之前的电影就可以看出,他其实一直痴迷“时空”。

比如2014年的科幻冒险大片《星际穿越》,曾斩获奥斯卡最佳视效大奖的影片,首创的虫洞、黑洞、五维空间影像已然成为影史经典,至今无人超越,相信很多人像记者一样,看完这部电影,脑海中终于有了未来在宇宙中的生活的样子。人们可以在休眠舱中睡去,在虫洞短短的几小时间,却是地球上几十年。《星际穿越》作为诺兰的经典代表作之一,IMDb评分8.6,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3,位列豆瓣TOP250第14名,当之无愧的高分神作。

再比如2017年的《敦刻尔克》,聚焦二战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事件,诺兰在将其改编为电影时大胆创新,以海、陆、空三线平行展现,并在三个时空里通过角色关系来推动剧情发展,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全新经典。

可见,诺兰有着非线性纪实手法般的剪辑能力,无与伦比的编剧能力,以及坚持到执拗的实拍,为大家呈现出一个个优秀作品。基于以上的佳作,在影迷之间流传这样的有趣说法:“只要诺兰活得够长,那么豆瓣TOP250就被他承包了。”因为诺兰执导的10部长片中有7部位列豆瓣TOP250,“诺兰出品,必属精品”的金字招牌早已深入人心。

国外观众虽“看不懂”但口碑不低

对于9月院线,诺兰新作《信条》将于4日上映打头阵。据悉,《信条》已在英国、法国、韩国等国家上映,几乎在所有地区,这一部新片都是票房冠军,首周末全球票房收入约5300万美元。

在全球院线深受重创的情形下,作为一名院线捍卫者,诺兰坚持让《信条》以院线发行的形式与观众们相约在影院,他没有给自己留任何退路:“只有在影院中才能感受到银幕内外时空交错的魅力,感受到久违的沉浸感和时空流动。”

作为近十年里,最具中国影迷号召力的外国导演,诺兰新作当然也举足轻重,它在市场上最强的对手《八佰》已释放了大部分票房潜力,不少影迷表示,影响《信条》中国票房的唯一因素估计就是:太烧脑。

来看看国外的口碑情况,记者看到,《好莱坞报道》坦言:“为了写这个影评,我看了两遍电影。但还是不知道电影为什么要这么做。”网上还曝出了该片主创的访谈,就连子承父业的丹泽尔.华盛顿之子——本片男主约翰·大卫·华盛顿,都表示:“拍完也不知道演的什么。”于是不少网友释然了,“原来不是我的智商问题”。虽然很多人看不懂,但影片在北美的评价也还不错,烂番茄是81%的新鲜度,IMDb8.0分,算是诺兰作品的正常水平。

“看完《信条》,感觉大脑被掏空”

中国内地也有了小范围提前观影,有影迷表示,“观影出来,下楼坐了上行电梯,感觉大脑被掏空。《信条》依然是标准的诺兰电影,只是玩得更大、更嗨,这估计是目前’诺兰宇宙’中观影门槛最高的作品。看不懂,太正常了。”

从《信条》目前曝出的信息可见,它继承了《盗梦空间》“盗匪片”的形式,进一步放大了《星际穿越》中对时间概念的探索。诺兰玩了一个超复杂的概念,将自己电影里的所有母题——时间、量子物理、熵增熵减等,统统放了进去。以至于诺兰自己都必须在剧本中直接画出时间线如何运作,才能让剧组人员看懂。

(图为观众手绘时间图)

剧情听起来似乎不难懂:由于逆时物质出现,整个世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中,而带有逆向粒子男主角是唯一可以“扭转时间”的人。他也因此被信条组织招募,利用时间逆转拯救世界。

可见常规谍战片的元素它都有,比如孤胆英雄、悬疑、危机、限时任务、生死时速等。但难就难在,诺兰用科幻元素来重塑好莱坞谍战大片,解读影片的关键密码就是:时空逆转。

一方面,《信条》精彩的动作场面和异彩纷呈的动视觉场景,是超级大片该有的标配,比如枪战、肉搏、追车、爆破全都有,为了拍飞机撞大楼的场面,诺兰还真的买了一架波音飞机,然后炸掉,在“时间逆转”的设定之中,所有动作场面又呈现出一种颠覆性的奇观。

另一方面,反向的动作、反向的自然景观之下,观众会看到回溯的炮弹,回流的水坑,被炸毁的大楼能在“复原”后从上方再次覆灭,这些场景观众过去从未在屏幕上看到。还有逆向动作的打斗,让动作场面变得酷炫无比。影片中出现了多场正向时间的角色与逆向时间的角色直接进行打斗的场景,完全颠覆了传统动作片中的常规动作场景,视觉效果既激烈又怪异,为了完成片中的动作戏,动作团队花了无数心思设计动作,而哪怕约翰·大卫·华盛顿这样的原橄榄球运动员也必须接受了系统动作训练后,才能流畅地“倒着打”。

综上,摘用一段影迷的分析:“如果说过去诺兰更多是机智地让影片烧脑,也就是只领先观众一点点,让观众产生努力一点,就能赶上诺兰智商的错觉。那么这一次《信条》他是真正成为了烧脑导演。烧脑的地方在于,当主角所经历的时间是逆向流淌的,电影画面中呈现出来的是整个世界的时间依然是正向流淌。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当主角开枪,下一步不再是射出子弹,而是接住子弹。主角正是使用这种能力,去改变尚未发生的未来。所以观众必须在脑中不停回溯大量违反惯常物理现象的逆世界景象,然后在大脑中反推现实发生的景象:谁在开枪,谁在躲子弹;哪里的爆炸正向炸开,哪里的爆炸是逆向复原等等。只有将手中的碎片按照一定顺序拼接起来,同时还兼顾那些深邃的物理定律,才能拼接出整个故事。”

【多说一句】

解谜的新乐趣像电影布置的课外题

记者围观了一长串关于该片的评论发现,《信条》应该是最不怕剧透的电影了。就算把剧本丢给观众,让他们熟读并背诵全文,大家可能还是弄不懂。已经有太多影迷粉丝表示,从不让观众省脑子的诺兰,这次让《信条》变成了一场150分钟的智力竞赛,该片挑战了我们所知道的一切关于时间的常识,要讲清楚一个小细节,可能也要先上一堂物理课。可以想象的是,大部分观众一遍是看不懂的,这其中,有人享受这种思考的做题快感,也有人可能会昏睡过去。

那很直接的一个问题来了:在充斥着爽片的时代,“太烧脑”会影响《信条》的票房吗?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此前诺兰电影在中国市场一直卖得不错:叙事不走寻常路的二战动片《敦刻尔克》内地票房3.4亿,《星际穿越》内地票房8.77亿元,《盗梦空间》内地票房4.89亿。

“烧脑”本来就有观影门槛,上映后的口碑评论估计会劝退一些观众,而对喜欢这类题材的观众来说,解谜本身确实能带来新的观影趣味,就像是电影布置给大家的课外题,此前诺兰的几部电影在国内上映时都出现过现象级讨论:《记忆碎片》被反复推敲结局,《盗梦空间》的陀螺是否倒下,而《信条》中可能每一个动作都能激发一场新的讨论。可见,“烧脑片”不一定会把观众脑子烧坏,也有可能把观众烧得更兴奋。毕竟诺兰从来都不是享受游戏的人,他是那个制造游戏规则的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