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栏到目前为止已经写了六个区,很多地方我都提到了名额分配,尤其是在介绍越秀区的时候,我用的标题直接就是:《2022广州中考专栏04:越秀区,名额分配赚爆了》。
我在文章里面解释了为什么越秀区的名额分配很好用。其实名额分配说起来复杂,核心问题就是一条:比较校内排名。至于“赚”还是“不赚”,看得也是一条,即能否以一个比统一录取(第三、第四批)更低的分数进入某所学校。
举个例子,二中去年第三批次录取分数线为714分。而去年育才实验的学生,在第二批次名额分配填报二中,要达到750分才能成功录取,这个分数比统招批次还要高出一截,则毫无意义。
反观执信,去年其二中名额的最低分数线仅为695分,那么这个695分的学生,以及所有695~714区间的学生,在第二批次填报二中,则是我们认为的“赚了”,因为这个分数在第三批是无法录取的。
更多这样的“赚了”的情况,就是当初指标到校(现改称名额分配)的初衷,即让普通公办学校的学生享受福利,以缓解小升初的民校热。
本文就从数据角度,来剖析一下广州市十一个区的名额分配情况。
其实这篇文章更适合的群体不是初中生家长,而是在读小学生家长。因为无论怎么分析,在进入初中之后你也没法选择了。
------------------------------------------------------------
每一年的名额分配采用两级分配方式,首先是按照各区符合名额分配报考资格的考生占全市比例,将省、市属学校名额分配到各区;然后是区内各学初中学校依据符合名额分配报考资格的考生占本区名额考生的比例,采用电脑派位的方式随机分配具体名额。
简而言之,省市属高中名额是相对均衡的,区属高中名额各区出入就很大。
于是就有了第一份数据。
去年,全市约有六万名符合名额分配资格的考生,省、市属学校的比例相对稳定,大致在5.3%。即假设你们学校有300个符合名额分配资格的学生,则大约能够分到16个省、市属学校额名额。至于具体哪一所学校有多少个名额,完全由电脑随机决定。
注:参与名额分配的省、市属学校包括:华附、省实、二中、广雅本部、花都广雅、执信、广附、六中、越秀铁一、番禺铁一(今年应该会加上白云铁一)、华侨、协和。
但是区属高中的名额数量则差异巨大。
我们用各区的区属高中名额除以符合名额分配资格的考生,得到一个比例,这个数据可以直观反映各区示范性高中的学位,比例越低,说明区内名额的竞争越激烈。比例最高的是荔湾区,达到43.39%,番禺区和增城区紧随其后,均超过38%。而海珠、黄埔和南沙,则位列倒数前三。
但是仅仅是数量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你看虽然增城区学位多,但我们从来没听说增城是教育强区,也很少人小升初专门跑到增城区不是?
所以,还得比质量。于是就有了下面的第二份数据。
同是示范性高中,不同学校的水平也有着很大的差距。高水平的学校越多,才能够说明这个区高中资源的质量越高。
2021年中考首次实行多梯度投档(过往只在补录实行该规则),学校录取分数线所在的梯度,就成为判断学校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于是,我们用去年学校录取分数线来给学校进行定位。
去年,全部区属学校中只有天河外国语一所学校属于第一梯度(691分),另有14所示范性高中处于第二档(650分~689分)。
注:14所录取分数线在第二档的区属高中分别为:真光中学、7中、16中本部、培正中学、5中、南武中学、广州中学、天河中学、培英中学、玉岩中学、86中、仲元中学、番禺中学、秀全中学。
再加上第三梯度线(610分)以上的高中所拥有的名额,我们得出一个比例,即三梯度以上学校名额占比。共有5个区超过85%的比例,除了老三区和天河区外,还有黄埔区。反之,南沙、从化、增城区没有任何一所区属学校在二梯度或以上。
结合各区示范性高中区属学位比例,优质学校(学位)数量,目前而言,越秀区依然还是最好的区。
而黄埔区的现在和未来,都值得单独拿出来说一下。
“现在”指的是:首先,黄埔区示范性高中数量少(只有四所),所以在名额分配的比例上名列倒数第一。在基数少的前提下,去年86中爆了个小冷门,分数上到了二档线(650分),导致在这份统计中被纳入了二档,抬高了比例。
而“未来”,卖个关子,接下来的中考专栏紧随而来的就是黄埔区的介绍了,敬请关注。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不能单单只看好学校。因为好学校就意味着竞争大,分数高。事实上还有相当一部分中游水平的学生,看重的不是好学校,而仅仅是有公办高中可以读,我们不能忽略这部分家庭。所以在这份数据里,我们还得把目光瞄向第四梯度和以下的学校。
基于此,老三区和天河区就是“太好了”。所以才会有前段时间中考报名的时候,在关于跨区生的选择时我说的:成绩好选老三区或天河区,成绩不好选其余七个区。
相关阅读:《2022广州中考专栏08:重要!关于跨区生的误区》
这时候再来综合地回顾一下上面这两个表格,然后大声告诉我,哪个区的示范性高中数量多,涵盖面广?
...
...
...
番禺区:正是在下,毕竟我原来是一个市。
相关阅读:《2022广州中考专栏09:番禺区,12所学校各司其职》
我们看一样事物,得用发展的眼光看,名额分配这事也不例外。比如,像文中数据里显示的,似乎不怎么靠谱但是将来潜力很大的区,除了黄埔区外,还有一个。
南沙区:正是在下。
是的,目前南沙区参与到名额分配的高中只有三所,分别是南沙一中、东涌中学和大岗中学。而现在,南沙区更好的区属学校,显然已经变成了南沙天元二中、南沙广附和南沙华附了。这仅仅只是因为名额分配里规定了只有示范性高中能够参与而已。
至于从化和增城嘛……抱歉,大概是我发展的眼光还不够长远,得用天文望远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