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有什么论坛(中国有哪些论坛)

1、黄奇帆:全球一样,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籍此,加快重构整理产业链集群,孵化龙头企业暨输出有效供给——整机产品。历史的纵向的对比,下一个产业周期(今后二三十年),万亿美元•五大件初见雏形——新能源汽车暨无人驾驶(破万亿RMB)、家用机器人(破万亿RMB)、AR/VR、柔性显示、3D打印。

2、上财经校长刘元春:滞胀将重创欧美。我国重大战略机遇期——全面结构性改革:再调整企业结构性成本、再定位贸易政策、再总结,再审视新技术、新能源战略布局。

3、政协常委、经济委副主任杨伟民:疫情绝对可控,需要增量政策。

央行货币委员、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稳健货币政策空间还很足,贴息、补贴、国债都可作为。金融深化改革,做功消费升级;新基建对冲效能,以待观察。

人大校长刘伟: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功“扩大消费”,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

人大经研所长、中诚信毛振华:引导投资预期,坚定企业家信心,重视优化民企营商环境。

4、CMF报告:GDP弹性5%——5.5%,提振信心、加强预期管理、托底民生,提升有效需求、做功消费,坚持财政/货币政策有为有效、树立底线思维暨备案特殊政策。

私以为,中国经济有两张王牌,一基层创造性,二宏观精准调控。历史长镜头看各个关键档口(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初期、千禧之年),释放政策活力,大众总是超预期奔赴美好生活(上海金融/棉/粮大战、小岗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等);面对外部(国际)冲击,宏观精准施策让跌宕起伏回归静水流深,奔涌向前!这就是中国!

最担心,裹挟舆论、似懂非懂、东郭伴奏:四面楚歌。

此时此刻,不畏浮云遮望眼,坚定信心,创新有效供给,一切既往都是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