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小心理:看他们如何应对角色与人生的博弈
演员是一个特别的职业,他们需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感受力,吸取各种各样的经验来丰富自身。
第一阶段:生动演绎
最应该被追赶的是“生动演绎的标杆演员”强调的是对角色的完美塑造,不仅要传达角色的情感、性格等特征,更要按照角色的心理状态处理角色行动的每一个细节,让观众们体验到角色身临其境的感觉。
有这样一个演员,她名叫周慧敏,你可能并不熟悉这个名字,但是你一定会看过一些她的电影,比如《阿飞正传》、《甜蜜蜜》等。她擅长扮演那些内心敏感的角色,看过她的电影,大家会发现她的眼神和微微颤抖的手指在传递着复杂的情感。
这是我见过的最生动的演技。
第二阶段:更深的心理剖析
“深入心理剖析”的演员不只是将自己当做是角色来扮演,还会去深入角色所处的时间与空间,并挖掘出角色背后的人性、社会和历史等一系列元素,让观众们不仅仅是看懂了角色的情感表达,也会对整个角色的过去和现在产生共鸣。
邓超是我喜欢的这类演员之一,他不单单是把角色扮演好,还会让角色在电影中发挥其象征性意义,让我们感受到当代中国人存在的问题。
比如,他在《芳华》中扮演老班长,表达的并不是一个人的经历和情感,而是一个代表着年轻人时代、神往美好生活的时代。通过角色的塑造,邓超带领我们一同回到了那个时代,看到了那个年代下的年轻人内心深深“藏着太多太多的渴望与躁动”。
第三阶段:自我剖析与角色融合
“自我剖析与角色融合”的演员,通过自我探索,去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理解角色。他们不再扮演一个陌生人,而是以自己的形象去深入角色,同时也能通过角色的塑造更好地了解自己。
让我们回忆一下刚刚过去的2020年,华语影坛有一次又一次的“黑马”:「张艺兴」在电影《误杀》中的出色表现,尤其是其塑造的角色“姜则士”。他表现出色,塑造得丰满,不仅仅是角色化身而已。
张艺兴在采访中表示:“在演这个角色的时候,我发现和角色很像。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帮我理解了自己的状态和想法。”
这也就是融入的过程,这活有点像是一种自我发掘和自我了解的过程。自我剖析和角色感同身受,二者相辉映,提高了演员戏剧感性表达的深度。
,演员是在常人日常生活中、表面看似平凡的人,但是他们可以做到人物也是人,人可以变成人物。他们用自己生命的沉淀去化解角色错综复杂的情感,赋予角色新生,赋予观众新的思考状况,也在这种过程中发掘、学习了自己的一笔一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