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李熙临 通讯员 徐进春 顾泽贤)仲冬时节,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马吉乡马吉米村树林里,一株株树干上“住”满了仿野生紫皮石斛,村民们正穿梭于林地间,忙着从树上采收紫皮石斛,再抱着一捆捆的石斛鲜条拿去村委会售卖。
企业正在给群众的紫皮石斛称重
“我是今年6月份开始种的,种了17000棵石斛苗,今天采收了5斤,收到了400多元,预计还能采十斤。”马吉米村咱念罗小组村民邓阿早高兴地说。 12月中旬,正是仿野生紫皮石斛的采收季,石斛收购公司也早早地来到了村委会,搬好桌子、凳子,准备收购石斛鲜条。老百姓从树上摘下来的石斛当天就换成了钱。
村民在采收紫皮石斛
马吉米村耕地很少,人均0.5亩;林地很多,人均190.3亩,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以草果种植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整村产业结构单一。为了让身处深度贫困地区里的群众摆脱贫困,马吉米村挂联帮扶单位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依托马吉米独特的气候、林业资源优势,把仿野生石斛种植作为挂钩帮扶马吉米村产业发展的重点,进行积极扶持和探索。
一捆捆收购好的紫皮石斛装入箱子
2018年至今,经过前期考察调研、中期论证落实、后期种植示范,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珠海市斗门区产业发展帮扶资金和云报集团产业项目资金的支持下,总计投入资金217万元,共种植紫皮石斛195亩,160万苗,惠及农户163户560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30户447人,占比80%。 “云报集团定点帮扶马吉米村以来,一直在积极的探索发展新的产业,增加群众收入,石斛种植就是一种尝试。如今,一株株树干上‘住’满了‘金条条’,普通的树摇身变成了‘摇钱树’,石斛产出即将进入丰产期,相信能为马吉米村群众致富脱贫带来新的路径和方法。”马吉米村驻村工作队长何晓帆说。
嫁接在树干上的紫皮石斛
为确保石斛种植真正惠及群众,促进马吉米村产业发展,持续增加群众收入。马吉乡政府与龙陵县林源公司签订石斛种苗购销合同,林源公司实行三包计划:一是包规划,前期调研规划种植方案;二是包成活率,公司保证成活率在90%以上;三是包回收,回收产品价格按当年质量等级和市场价格回收,承诺保底回收大紫皮石斛鲜条,保底价格50元/斤。根据紫皮石斛生长规律,第三年以后进入丰产期,三年以后,每年亩产预计一百多斤,按照合同保底价,每亩石斛可收入几千元。
紫皮石斛系列产品
“石斛种植一年当年即可实现增收,部分群众的石斛是首年采收,虽然只有几斤、十几斤,但今年的市场收购价是每斤85元,每户群众都能卖到几百元甚至近千元的钱。今年,马吉米村预计可采收石斛鲜条2000斤,按照公司收购价,全村石斛收入预计可达16万元。等石斛到了丰产期,每亩将为老百姓带来更多的收入。”企业负责人杨连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