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指挥家(世界著名指挥家排名)

上世纪初由于录音的出现,使一般的听众有机会聆听到大师们的指挥录音,这也使得很多指挥大师为普通爱乐者所熟知。尤其是上世纪下半叶,立体声录音的出现使古典音乐欣赏不用必须走进音乐厅才能欣赏满意的效果了。另一方面,立体声录音在一开始就达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那时很多大师又都在巅峰状态,这使得大量高质量的录音唱片出现并使指挥家成为古典音乐唱片的中心。并为音乐爱好者所熟知(当然,其中的皎皎者比如卡爷,收获的不仅是名称,还有豪宅和私人飞机)。

就让小编给大家数一数上世纪的著名指师家吧,排名不分先后,欢迎讨论!观点仅代表个人,想来这个应该不会有人喷吧。

二十世纪伟大的指挥大师们----意大利、奥地利篇

一、托斯卡尼尼

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1867.3.25-1957.1.16),意大利指挥家, 出生于艾米利亚-罗马涅帕尔马。托斯卡尼尼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负盛名的音乐家之一,他的指挥风格以强度与完美主义以及对管弦乐的细节与旋律明锐的听觉而闻名。是本世纪最有才华和要求最严格的音乐指挥之一,他永远是完全凭记忆来指挥。他在台上总是不苟言笑,严肃专注。这对于他指挥棒下的乐员来说倒不可怕,可怕的是他那高不可攀的要求。他的坚强不屈的高尚纯洁的品质使他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不可估量的人物。

托斯卡尼尼曾活跃在多个不同的音乐舞台,他曾在米兰的斯卡拉剧院(Teatro alla Scala),纽约的大都会歌剧院(Metropolitan Opera),纽约爱乐乐团(New York Philharmonic Orchestra) 都担任过音乐总监。在他的音乐生涯后期被任命为美国NBC交响乐团的第一任音乐总监(1937年至1954年),众多的音乐爱好者通过广播和电视节目和众多的歌剧与交响曲录音获知了这位音乐大师,使得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许多美国评论家认为他的指挥艺术是完美无缺的,其实他和所有的指挥家一样。也有其本身的局限性。由于他指挥手法高超、注意表现力以及整体感,因而绰绰有余地抵消了存在的某些不足。他指挥意大利歌剧技术高超,同时对瓦格纳的歌剧以及自海顿到当代某些交响乐作曲家的作品也能出色地予以诠释。

二、阿巴多

克劳迪奥·阿巴多(Claudio Abbado1933年6.26--2014.1.20)生于米兰一个音乐世家,当代著名的意大利指挥家。1958年在美国参加库谢维茨基指挥比赛获奖。1963年又获米特罗普洛斯国际指挥比赛头奖,因而闻名于世。1965年,他被邀请参加萨尔茨堡音乐节,担任维也纳爱乐乐团指挥。他常以客席指挥身份出现于欧洲各地。1968~1971年被聘为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常任指挥,1977年曾一度辞去斯卡拉歌剧院之职,以抗议意大利政府不重视歌剧,旋又复职,任该院艺术指导。1979年任伦敦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82年创办斯卡拉爱乐乐团,1989年任柏林爱乐乐团首席指挥,2003年任卢塞恩节日管弦乐团艺术总监。

大器晚成的阿巴多,凭着百折不挠的意志,独揽了维也纳、柏林主要音乐团体的指挥大权,终于立足于世界乐团(歌剧院)的峰顶上,成为继卡拉扬之后乐坛上的新\"帝王\"。为了表彰阿巴多在音乐上的贡献,各国授予他的赠衔无数。他在伦敦皇家歌剧院指挥演出穆索尔斯基的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荣获最佳歌剧奖;意大利政府颁发给他最高国家奖章;维也纳爱乐乐团赠予他尼柯莱金奖;国际马勒协会授予他金奖等。

阿巴多的指挥集众家之所长,集名师之大成,以此揉成自己的指挥特点。他的指挥,具有鲜明的意大利风格,热情、明快、如歌、流利、敏锐,双手极富有魅力,眼睛里有音乐。他的曲目十分广泛,古往今来,种类繁多,包罗万象。对罗西尼、威尔第等意大利作曲家的歌剧作品,他的演绎尤为出色,堪称一绝。他也擅长指挥德、奥、俄的交响乐以及现代作品。他是一位尊重总谱的指挥家,没有准备好是不会站到指挥台上的,《沃采克》就排练了40次,为了掌握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他足足花了10年时间研究。从不爱自我宣传、与世无争的阿巴多,于2002年与柏林爱乐乐团合约期满之后不再续约。

三、朱里尼

卡罗·马里亚·朱里尼(Carlo·Maria·Giulini,1914.5.9—2005.6.14)20世纪重要的指挥大师之一。1944年首次登台指挥就获得成功;意大利广播交响乐团聘任他为常任指挥,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发现他的才华,让他成为他的助手;1946-51年他在罗马指挥了RAI广播乐团,从1950年起又指挥了在米兰新成立的RAI管弦乐团。从1969年到1978年他是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客席指挥,1973-76年则接替沃尔夫冈·萨瓦利希成为维也纳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

1978年任洛杉矶爱乐乐团音乐指导,直至1984年因夫人患病返回意大利。1998年10月29日的一次排练后身体不适,随后他宣布引退。

朱里尼一生出版了大量优秀的唱片,先是在EMI公司与爱乐管弦乐团合作录制了许多唱片,后于1976年开始在DG出版唱片,1989年后又为SONY录制了一些唱片。在他漫长的指挥生涯后,朱里尼于2005年6月15日在布雷西亚逝世,享年91岁,同年6月16日在家族墓地下葬。

朱里尼的指挥风格优美而华贵,注重细部的体现,又不失完整性。强劲处有如排山倒海,细婉时又好似潺溪回环,幽韵谐婉,让人感到情真意蕴,贴切自然;由此,得到了“一位有着贵族气质的杰出指挥家”的美誉——他以追求高雅的气质、细腻的旋律线条刻划和严谨的结构勾勒为特色;他指挥的管弦乐大都呈现出很高贵的表情,而对歌剧的处理可能更优于管弦乐。

四、西诺波利

朱赛培·西诺波利(Giuseppe Sinopoli)1941年出生在意大利的威尼斯。1963年他以其优异的成绩和稀有的才华,考入了意大利著名的马切鲁诺音乐学院。然而他的父亲却极力希望儿子最终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或法学家,于是西诺波利便遵照父亲的旨意,进入了帕多瓦大学的医学系学习,同时也利用一切时间念念不忘地继续学习音乐。由于他所具有的特殊才华和不断付出的刻苦努力,最后他居然在这两个方面的学业中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而且还取得了脑神经外科的博士学位。但最终,他还是选中了自己最为热衷的音乐艺术作为一生的职业。

1968年,西诺波利来到了德国的达姆斯塔特,追随着世界著名的现代音乐作曲大师施托克豪森和马代尔纳。1972年,西诺波利又来到了维也纳,他在维也纳音乐学院中跟随著名的指挥教授斯瓦罗夫斯基学习指挥,三年后,他在法国的洛瓦尔扬音乐节上首次登台指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1978年,他以成功地指挥威尔弟的歌剧而一举成名,第二年,他又在柏林指挥德意志歌剧院成功地上演了威尔弟的歌剧《马克白斯》。除了威尔弟的作品以外,他还指挥了他所喜爱的作曲家普契尼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作曲家最为出色的歌剧《托斯卡》。

从1983年起,他被聘为罗马圣切契利亚音乐学院管弦乐团的常任指挥,同年,全体团员一致推选西诺波利接替穆蒂而担任了该团的新任首席指挥。除此之外,西诺波利还在这几年内广泛地活跃在柏林、汉堡、维也纳和慕尼黑等地的歌剧院中,积极地指挥意大利和德国作曲家的歌剧作品。

2001年4月20日在柏林德意志歌剧院排练《阿伊达》时,突然因心脏病发作,从指挥台上摔下而失去意识不治,年仅54岁。

西诺波利是一位非常富有修养的细腻型指挥家,他精通艺术史,对于音乐风格的掌握有着十分出色的能力和独到的见解。他对于自己的指挥艺术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艺术鉴赏力和判断力,他曾说过:“在指挥音乐的时候,问题往往不在于作曲家如何想,而在于指挥家如何去解释这些作品”。

西诺波利在指挥时的细腻作风是十分出名的,首先,他有着旁人不具备的细微而又敏锐的感觉,其次便是他那对艺术一丝不苟的精神,仅这两点便是他细腻的指挥特征所体现的依据。他习惯于说话算数、拥有实权的常任指挥的工作方法,不喜欢到处游荡型的客席指挥方式,为的是能够有更加稳固和富余的时间及适当的条件来彻底的实现自己的艺术设想和要求。西诺波利对音乐作品的剖析和理解能力是很强的,也许这也正因为他是一位医学博士的原故,因此有的评论家曾认为:“西诺波利的指挥艺术就像一个外科医生手中锋利的手术刀一样,将埋藏在乐谱中没有被人们所发现的魅力全都表现出来了”。

五、里卡多·穆蒂Riccardo Muti(1941-)

里卡尔多·穆蒂(Riccardo Muti),1941年出生于那不勒斯,毕业于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是当今国际乐坛最负盛名的指挥大师之一。1972年曾指挥费城交响乐团。1973年任英国爱乐管弦乐团首席指挥。1975年,穆蒂又被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聘为客座指挥。1980年,老一辈大师尤金·奥曼迪退休后,任费城交响乐团音乐指导与指挥。这段时间里,穆蒂除担任以上要职外,还常常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米兰斯卡拉大歌剧院、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等欧洲著名歌剧院中担任客席指挥,同时他还是著名的萨尔茨堡音乐节和佛罗伦萨音乐节最活跃的指挥家。

穆蒂对前辈大师的艺术是无比崇敬的。他在托斯卡尼尼、瓦尔特、富尔特·文格勒等艺术家的唱片吸收了很多东西。他说过最为敬佩托斯卡尼尼在指挥上的高度准确性。总的来说,穆蒂本人的艺术风格,更接近于托斯卡尼尼。他有与托氏相似的客观主义意识,和相似的忠于原作的特点;排练和演出时,其百分之百的投入程度也如托氏一般。但是,穆蒂只是沿着托斯卡尼尼的足迹探索自己的路子,而不是纯粹的模仿者。自身的强烈个性,在穆蒂的指挥艺术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其指挥风格富于动感,曲目广泛,其中以指挥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等作品著称。

1993年,穆蒂以极其潇洒的风度、高贵的气质,完美地指挥了当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后,在全球的观众心中,他的大师形象进一步树立 起来了。1997,2000和2004年,他再度担任该音乐会的指挥。他精湛的指挥风格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伊戈尔·鲍里索维奇·马克维奇(Igor Markevitch,1912—1983 )

伊戈尔·鲍里索维奇·马克维奇(Igor Markevitch,1912—1983 ),原苏联(乌克兰)指挥家。1955-1960年任蒙特利尔交响乐团音乐指导,1955年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在美国的首演,1957-1961年任拉穆勒乐团、1965-1968年任西班牙广播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68年起任蒙特卡罗歌剧院院长;马克维奇糅合了俄罗斯民族与法兰西民族对管弦乐色彩感的不同感觉,他诠释的作品独特韵味。他是优秀的斯特拉文斯基作品诠释者,以指挥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柴科夫斯基的交响曲、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著称。伊戈尔·鲍里索维奇·马克维奇对俄罗斯音乐的演绎是如此之纯正,但他生命里没有多少时间是在俄国度过的。

马克维奇1912年生于一个音乐传统深厚的俄国富裕地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那年他的家庭就离开了俄国,不久就成为了一名小有名气的作曲家,1937年他首次成功地指挥了自己创作的作品。

一位作曲家转而从事指挥并逐渐失去作曲的创作力这也并非罕见,许多指挥家都是先从指挥自己的作品开始再渐渐地把全身心都投入到指挥中去的,如萨金特。而马凯维奇不可思议之处是他从作曲家直接过渡到指挥家,这两个头衔几乎没有并列过。二战中,他被困意大利,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些至今都无法搞清的事。战争的经历对他触动很大,他还得了重病,婚姻也破裂了。他的第二任妻子是一个意大利贵族,于是他加入了意大利藉。

二战结束后,马凯维奇已是专职指挥了,但他对自己的作品越来越失去信心,并避免指挥自己的作品,(桑德斯指出马凯维奇曾禁止自己作品的演奏,但1958年伯恩斯坦还是指挥了他的《伊卡莱》。)因此这些作品和很快就被人们遗忘了。

七、尼古劳斯·哈农库特Nikolaus Harnoncourt(1929-2016) 奥地利

尼古劳斯·哈农库特,1929年12月6日生于柏林。1953年创建维也纳古乐合奏团(Concentusmusicuswien),采用古代乐器与当初的演奏方法专门演奏1200-1800年间的音乐作品。之后,与妻子小提琴家爱丽丝(Alice)拍档率领乐团赴欧洲各地巡回演出,并录制了大量的古乐唱片,备受好评,名声大振,成为现代最著名的复古音乐表演流派之一,与霍格伍德(C.Hogwood)领导的伦敦古乐学会乐团(The Academy of AncientMusic)并驾齐驱。

哈农库特虽然一味推崇古乐,也得到唱片公司的鼎力支持,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他并不全盘否定现代大型乐队,也不鄙视19世纪作曲家的作品。他曾指挥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乐团灌录了《舒伯特交响曲全集》《TELDEC4509-91184-2》、施特劳特Ⅱ《蝙蝠》(TELDEC2292-42427-2);指挥欧洲室乐团灌录了《舒曼交响曲全集》(TELDEC0630-12674-2);指挥维也纳交响乐团灌录了施特劳斯《吉普赛男爵》(TELDEC4509-98821-2)等。

哈农库特能将古乐演绎得很\"现代\",也可将现代作品处理得很\"古典\"。他的古乐演绎方法用在现代乐队,既深刻表现原作的精神和基本的风格,又具有现代的音响和时代的特征,理性和感性结合得非常之好,那种哲理之美很能激动现代人的心灵。

八、卡尔.伯姆(Karl·Bohm)

卡尔·伯姆(Karl·Bohm,1894年8月24日-1981年8月14日),出生于奥地利的格拉茨,1919年正式从事指挥;二战以后,伯姆相继与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被授予“奥地利音乐总监”的称号,获维也纳爱乐乐团终身指挥的荣誉;其指挥技艺精湛,有着异常敏锐的听觉和果断的音乐判断力;被认为是德奥乐派管弦乐和歌剧的最权威的诠释者之一。1981年8月14日,卡尔·伯姆在萨尔茨堡辞世,享年87岁。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指挥生涯中,伯姆共指挥了150部歌剧。他是德奥古典音乐的权威解释者。早期,他的名字就和莫扎特、瓦格纳、理查·斯特劳斯紧密联系;后来,又与海顿、贝多芬、舒伯特、布鲁克纳、勃拉姆斯、贝格的名字密切联系起来,尤其是他指挥莫扎特、理查·斯特劳斯的作品,具有更为卓越的名望 。

伯姆指挥的作品,给人以纯正、端庄、沉稳、深厚的感受,而不会给人们带来不安和浮躁的情绪。伯姆的音乐手法是简洁、清爽、有力,排斥了浪漫主义的过度伤感,也不沉溺于放纵的技巧表现,实现了平衡巧妙、音响柔和、节奏稳固的音乐效果。这样,伯姆所处理的作品,既有细致、精密的局部表现,又有明朗、健硕的整体形状。在音乐内在意义的表现方面,伯姆的方法是不过份地注入感情,不牵强地借助理念和逻辑来表达作品,而是从作品固有的形式中去把握其内在的美。从他指挥的莫扎特作品中能较明显地体会到其风格。

年轻的伯姆在慕尼黑曾随瓦尔特指挥莫扎特的作品,并获得收益。但伯姆后来在指挥莫扎特音乐作品时,却不像瓦尔特那样投入明显感情,而是处理得更为平衡、和谐、细致而内在。他说:“你可以体会到莫扎特音乐中的所有感情,但他从不多愁善感。”无论在指挥风格上,还是对莫扎特音乐的理解上,伯姆都是一种现代风格的莫扎特解释,具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魅力,既纯净、优雅又有活力,生动感人。

在指挥瓦格纳歌剧时,伯姆也不是突出、夸张瓦格纳的激情和虚华的浪漫情感,而是化泛滥为收敛,将纯粹的内在音乐精神凝聚起来,表现出紧张、庄重的美,形成一种“黄金般的严肃感”。所以,德奥古典作品在伯姆的手中,从来没有华美、煽情或刻板的样子,而总是显得那么大气、纯正、优美。伯姆指挥的歌剧作品有:歌剧莫扎特的《女人心》(与爱乐乐团合作)、《魔笛》(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费加罗的婚礼》(与德国歌剧院合作)、瓦格纳的《漂泊的荷兰人》(拜鲁伊特音乐节管弦乐团)和《尼伯龙根的指环》(拜鲁伊特音乐节管弦乐团)等。

九、莱因斯多夫 奥利地

埃里希·莱因斯多夫(Erich Leinsdorf,1912—1997)于1912 年出生在奥地利的维也纳,早年曾在著名的维也纳国立音乐学院中学习钢琴、作曲和大提琴,后来又以优异的成绩从该院毕业。1932 年以后,年轻的莱因斯多夫在一些偶然的机遇里被大指挥家瓦尔特和托斯卡尼尼看中,先后担任了这两位大师身边的指挥助理。

1943 年,莱因斯多夫赴著名的克利夫兰交响乐团担任常任指挥,莱因斯多夫担任克利夫兰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是接的当时著名的老指挥大师罗津斯基的班,他在这个声名显赫的乐团中工作了二年以后,又于1947 年担任了当时在美国尚属年轻乐团之列的罗切斯特爱乐乐团的常任指挥,他在这个乐团中一直工作了八年之久为这个乐团挤身于美国一流乐团的行列立下了汗马功劳。 1955 年,莱因斯多夫辞去了罗切斯特爱乐乐团常任指挥的职务,开始担任了纽约市立歌剧院的常任指挥。 1958 年,莱因斯多夫再一次重返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担任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这一次他又整整干了四年,到了1962年,他便继大指挥家查尔斯·明希之后,担任了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 1976 年,莱因斯多夫辞去了在彼十顿交响乐团中担任的职务,并从此离开了美国,回到了他阔别已久的欧洲。这一年,他受聘担任了维也纳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两年之后。他又到德国担任了柏林广播乐团的常任指挥。

莱因斯多夫是一位艺术造诣颇深的指挥大师,他的德高望众的名声是全世界音乐爱好者都十分熟悉的,正是由于这一点,美国的艺术科学院才将院士的称号加封给他,这就足见他的艺术影响力之大了。

莱因斯多夫一般也被人们认为是一位指挥曲目较广泛的指挥家,在歌剧指挥方面,他不仅擅长于德国歌剧的演释,而对于意大利歌剧,如威尔弟和普契尼等人的作品,他也有着十分出色的解释和独到的处理。而在对于交响乐作品来说,他所擅长的范围就更加广泛了,除了对于德奥古典和浪漫派大师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以外,他还是马勒和布鲁克纳作品的优秀解释者,他所指挥的马勒《第一交响曲》,有的评论家认为甚至是可以与瓦尔特所指挥的同一乐曲相媲美的著名演奏。此外,莱因斯多夫更为引人注目的,则是他对于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的出色解释,他是世界上十分著名的普罗科菲耶夫作品指挥专家,他指挥演奏的普氏的一系列作品,如具有经典性的第五和第六交响曲,以及他的协奏曲和舞剧组曲等作品,都有着非常鲜明的色彩和精湛的理解,可以说将普氏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全都毫不保留地揭示了出来,因此他获得世界普罗科菲耶夫作品指挥权威的称号,便是极其自然和理所应当的了。

十、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奥地利

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1908年4月5日-1989年7月16日),出生于萨尔斯堡,奥地利著名指挥家。卡拉扬在指挥舞台上活跃60多年。他带领过欧洲众多顶尖的乐团,并且曾和柏林爱乐乐团有过长达34年的合作关系。他热衷于录音和导演,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像资料,包括众多的管弦乐,歌剧录音和歌剧电影,涵括从巴洛克到后浪漫主义欧洲作曲家的作品。其中一些作品,如贝多芬的交响曲还被多次录制。卡拉扬在音乐界享有盛誉,甚至在中文领域被人称为“指挥帝王”。

1954年11月30日富特文格勒逝世,正是柏林爱乐美国之行的前夕。柏林爱乐乐团经理格哈德·冯·韦斯特曼(Gerhart von Westerman)就立刻打电话给卡拉扬,请后者出任乐团首席指挥一职。韦斯特曼打这个电话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在纽约负责乐团访美事务的有关方面致电他道:除非卡拉扬指挥,否则乐队的旅美之行,免谈。至于卡拉扬方面,这支乐团正是他日思夜想要拥有的。他曾说:“我一定要得到这支乐团,因为他的素质让我着迷,而且我也知道,和这支乐团一起我将能有什么样成就。我要一份终身合同,理由只有一个:我要在这支乐团身上花很多时间,以求他能与我最终同心同德。我不能让一个新来的议员说着说着就结束我俩的合作关系。我必须承认,这支乐团通过几十年的成长,正是成长为我梦寐以求的样子。”另一方面,柏林爱乐乐团的成员也投票通过了对卡拉扬的任命,意味着卡拉扬将带领乐团旅美。不过卡拉扬在这时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任命文书要在出发之前面交到他的手上并且其任命要得到官方确认。

1955年初,这对新组合踏上了前往新大陆的航班。2月25日乐团抵达美国,一切平静。卡拉扬对此一切只是做了一简短的声明:“我不谈政治,我只是作为一位音乐家来到这里。”卡拉扬与柏林爱乐在接下来的6个星期以其声音打动了美国听众和乐评界。他们分别在华盛顿,纽约卡内基音乐厅,辛辛那提和巴尔的摩等城市演出。乐评总体来说是正面的。而抗议的声音则在纽约演出之时到达高潮,卡内基门外有人抗议,还有人放飞带有反对标语的鸽子。但即使这样,演出的进行也没有受到影响。

卡拉扬不负众望,早在3月5日卡拉扬一行还在匹兹堡逗留时,就已传出乐团大部分成员投票赞成卡拉扬成为他们第四任常任指挥的消息。而等到他和乐团返德之后几天,其任命被柏林政府确认。卡拉扬再一次被问道,他是否愿意继承富特文格勒衣钵,带领柏林爱乐乐团。他回答道:“万分欢喜地接受。”于是,柏林爱乐的权杖历经汉斯·冯·彪罗,尼基什和富特文格勒,终于传到卡拉扬手上。

卡拉扬力图将托斯卡尼尼的忠于原谱和富特文格勒的即兴发挥融为一体。他的指挥动作洒脱大方,时而充满激情,时而又细腻精致。在指挥台上他经常闭目深思,使得乐队各声部之间达到了演奏室内乐般的默契。在他的领导下,柏林爱乐乐团展现出了一种有如金属般的亮色,被誉为卡拉扬“音响”。

卡拉扬最擅长的是浪漫主义时期的德国、奥地利作曲家的作品,如:贝多芬、勃拉姆斯、门德尔松、舒曼、瓦格纳、布鲁克纳、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另外,对于近现代作曲家,如:德彪西、拉威尔、西贝柳斯、尼尔森、肖斯塔科维奇,他都有着非常精彩的演绎。

卡拉扬的记忆力惊人,一贯背谱演出。终其一生,他都与技术结缘,从录音录影到机械,甚至手术都会引起他的兴趣,而且他承认自己的个人发展深受媒体技术发展的影响,并尽力在他的演出中使用最新的音频和视频技术。卡拉扬以其录音数量之多广,演绎之精彩在指挥界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