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渠道销售是指什么(保险渠道销售是指什么工作)

□郭元鹏

7月8日是第十个“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10年来,我国保险保障水平及大众保险消费理念稳步提升。与此同时,与保险相关的纠纷和不法行径也不断增多,提高投保人防范意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近年来,总有人打着保险理财旗号,虚构保险产品,以高额利息诱导消费者。有关部门提醒:保险消费误区不得不防。(7月14日《经济日报》)

保险行业的存在,对于社会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只不过是,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各种资本的无序进入,导致了保险乱象的出现。而这些保险乱象被有关部门说成是“保险消费误区”,也一直在提醒“市民不要误入”。

有关部门整理的“保险消费误区”十分精准:比如“银行存款”变成“购买保险”;比如“保险产品”变成“理财产品”;比如“保险介绍”变成“神话小说”等等。面对一个个“保险消费误区”,市民能够做的是什么?尽管说,保险行业已经存在很久,但对于普通市民而言,还是有“熟悉的陌生人”感觉,并没有火眼金睛可以看出“保险消费误区”的端倪。因此,即便防范意识再浓烈,也有可能一不小心落入“保险消费误区”里。

所谓的“保险消费误区”不一定都“仅仅是个误区”。其中还有不少 “保险消费误区”是有人“故意挖下的陷阱”。就拿“银行存款”变成“购买保险”这个现象说,其中问题就十分严重。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银行营业厅里。一些银行成了保险产品重要的销售渠道。而消费者到银行去存款的时候,往往会被人“引流”到“保险窗口”。银行工作人员和保险工作人员穿着“相同样式”“相同颜色”的工作服,老百姓根本不知道是在办理保险业务。笔者有一位老年亲戚,就是在毫不知情下,在一家银行办理了“保险理财”。问题出在了“银行大厅工作人员”的“故意诱导”上。亲戚本来是去存款的,“工作人员”问他:是存利息高的还是利息低的?一般人都会“存利息高的”,结果就办成了“保险理财”,这种情况“步入误区”的多数是老年人。

道理是一样的,很多“保险误区”其实不是“市民误入”的,而是有人摇唇鼓舌欺骗的。很多“保险消费误区”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当有人“故意挖下了坑”,又有多少人能够幸免不落入“保险消费误区”?

“保险消费误区”有很多,不让“市民进入误区”还需要管理部门去整治“保险消费误区”。说到底,我们需要一个健康的、良好的、秩序的、合法的,真心真意“为老百姓好”的保险事业,那样才能真正保护百姓的一生平平安安。所有“保险消费误区”都很可能是一个故意挖下的坑,这些都需要用法治,用处罚,用监管,用约束来填平,而不能拿消费者来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