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摩托车入户多少钱(汕头摩托车过户多少钱)

历经十八载,经济特区汕头很可能全面放开摩托车登记上牌,且这个做法或将迎来更多地市的借鉴。



近日,在市中心执行禁限摩多年的汕头发布了《汕头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意见稿》拟对城区中心摩托车恢复登记上牌,目前公开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意见稿》由汕头市人大牵头组织并由汕头市公安局负责起草,《意见稿》主要由2014年3月1日实施《汕头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修改而来,除了拟对城区中心摩托车恢复登记上牌外,还加强路面执法管理和科学治堵等方面的阐述。



18年的博弈,汕头对摩托车上牌从 “一刀切,到松绑,再到全放开”


与珠三角城市管理摩托车的模式类似,经济特区汕头早在2002年3月1日的时候就发布了《汕头经济特区摩托车管理规定》,《规定》明确除特定情况下“特区摩托车的管理实行运行总量控制、逐步减少的原则,不予办理摩托车入户手续”。该《规定》并没有明确特定市区或郊区,但据汕头商家表示,当年《规定》出台后,郊区仍然能够上牌。


也就是说,从2002年起汕头市区停止了摩托车的上牌业务,不再新增摩托车的入户指标,按照摩托车报废年限的标准,也就说采取了“停增量,消耗存量以限制市区摩托数量”。


▲汕头市区查获一批“鬼火”踏板


随后,2014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汕头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则明确了特区郊区内澄海、潮阳、潮南区、南澳县“三区一县”的摩托车注册登记政策;金平区、龙湖区和濠江三区作为特区市中心则明确禁止摩托车注册登记。


《汕头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中明确,“排气量大于125毫升的摩托车及非本市号牌及本条例施行后在澄海、潮阳、潮南区、南澳县注册登记的摩托车、轻便摩托车不得进入城市中心区域行驶。”也就是说2014年的新政采取了“郊区放牌放行,市区停牌和禁行”的摩托车管理措施。


从2002年辖区内全停止摩托车登记上牌,到2014年郊区恢复登记上牌,到本次的《意见稿》拟恢复全市(包括市区)摩托车登记上牌,经过十八载的博弈,特区对摩托车管理措施从当年“一刀切,到松绑,再到现在即将放开”。


与有序管理初衷存较大差距,市区恢复上牌水到渠成


实际上,2002年汕头停止市区(金平、龙湖以及濠江)三区摩托车上牌的初衷是为了“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维护交通秩序,减少环境污染,保障交通安全与畅通实施”。


然而,由于群众生活和工作需要,在郊区“三区一县”的登记上牌摩托车不断涌入到市区,反而导致市区两轮车管理混乱执法难的局面,此外,市区近几年电动两轮车的爆发,也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管理对摩托车管理难的尴尬处境。


▲汕头某路情况 图片来自汕头交警


“很多住在市区的用户在郊区上了牌然后到市区使用,或者住在郊区在市区上班工作的人,甚至不少人直接不上牌在市区使用,造成市区的摩托车管理比较乱;加上近几年市区的电动车出现呈爆发式增长,且大约有七成的用户都不上电动自行车牌照,导致市区那边的两轮车管理与当初相差较大。”汕头澄海的一位摩托车商家告诉达摩院。


▲网络资料配图


而在本次《意见稿》的附件2说明中也提到,“中心城区停止摩托车入户以来,由于未能限制澄海、潮阳、潮南、南澳的摩托车进入城市中心区域行驶。大量中心城区的居民由于工作、生活需要等各种原因,到澄海、潮阳、潮南等三区一县购车入户后在中心区域内行驶。


造成中心城区(金平、龙湖、濠江三区)摩托车虽不能入户,但三区一县的摩托车仍源源不断涌入中心城区行驶的局面,与限制中心城区注册登记的初衷存在较大差距,且由于这些车辆实际使用者与登记的车主对不上号,不利于管理。”


所以,管理初衷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本次市区拟放开摩托车管理乃水到渠成的事情。


省内各地解禁限或松绑,多地或将借鉴汕头做法


作为经济特区,汕头本次拟恢复市区摩托车注册登记工作,或将成为省内尤其珠三角禁限摩地区的效仿对象。


根据达摩院了解,目前珠江三角地区大部分地区仍然采用“一刀切”禁止摩托车上牌的管理方法,但也有中山、惠州等地区实行限制摩托车上牌,中山实行存量上牌,惠州则实行城区限上牌,郊区县可上牌的政策。



去年,由广东省公安厅下发关于“鼓励省内摩托车带牌销售”的政策被不少网络用户错误地解读成为解禁摩,但从城市执法者对摩托车监管的加强可以洞悉到,更加科学、人性化管理摩托车上路问题或许才是现代化社会治理中的精神体现。


我们从2017年潮州全面放开摩托到“带牌销售”、汕头市区拟开放摩托登记上牌等信号中察觉到,城市管理者对摩托车上路的管理方法在不断地调整,不断地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2017年潮州全面放开摩托车登记上牌,并在同年实行“带牌销售”


"一项新政策的推广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我们相信,随着更多地区对摩托车禁限管理的松绑,潮州、汕头的做法将迎来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