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6潍柴多少千瓦(潍柴6126多大马力)

编者按: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历程。百年征程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改写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历经百年风雨,中国商用车产业同样实现了从无到有、由薄弱向壮大的跨越式发展。其中,车用柴油机的发展史不仅浓缩了中国商用车产业自强不息的发展历程,更展现了中国经济蓬勃向上的辉煌成就。



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面向“十四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伟大征程,商用汽车新闻传媒精心策划特别报道,回顾我国车用柴油发动机产业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发展经历,以与读者共飨。


短暂的春天


柴油机,又名迪赛尔内燃机。事实上,最早用于汽车的柴油机诞生于1923年的德国。


而在中国,直到1930年才出现柴油机汽车——上海法商电灯、电车、自来水公司引进营运在法租界的21路、22路公共汽车,用的也是法国拉狄尔(Latil)公司生产的四缸直喷式柴油机,功率仅为40kW。


1935~1937年,中国车用柴油机产业曾经出现过短暂的春天。


先是由民族资本家支秉渊先生创办的上海新中工程公司,参考珀金斯(Perkins)柴油车和德国曼(MAN)公司48kW的柴油机,试制成功第一台25.7kW车用柴油机,填补了中国车用柴油机制造业的空白。


法租界的21路、22路公共汽车


之后,南京中国汽车制造公司这家官商合办的股份制企业,也曾于1937年改进德国奔驰(Benz)2.5t柴油汽车的发动机预燃室,研发了可烧植物油的柴油机,并且定名为“中国号柴油汽车”。


资料显示,这是一款立式四缸四冲程柴油发动机,功率约为40.4kW,已达到当时世界领先水平。到1937年,该公司在上海的分厂已组装了近百辆柴油汽车,发展势头极为迅猛。


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液体燃料完全依赖进口、国内柴油短缺且正值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我国的柴油机工业被迫中断。


在连年战乱的背景下,我国的民族汽车工业一度陷于崩溃境地,除了装配、维修和生产一些辅助零配件之外,已无能力再继续进行车用柴油机的制造。


蹒跚中起步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的汽车工业迎来了蓬勃发展期,柴油机工业也因此再度艰难起步。其中,1949~1978年这段时间,是为新中国车用柴油机产业奠定基础的关键成长期。


黄河JN150载货车


1956年9月,吉林柴油机厂成功试制第一台车用12V150柴油机,并在1958年以后形成小批生产能力,成为新中国最早定点生产重型车用柴油机的厂家;1957年,新中国成立中央柴油设计室,将其托管于上海柴油厂,并且确定多用途的135系列柴油机总体设计方案,该系列柴油机也在1965年成功获得国家新产品一等奖;1960年,国家制定“汽车工业十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正式开始中国重型载货车和柴油机的生产历史。


同年4月,杭州发动机厂与长春汽车研究所接到了合作设计8t载货车配套柴油机的任务,样机6120在1964年通过可靠性试验和道路试验,并在1965年投入批量生产;1967年,杭发在6120的基础上,通过扩缸试制了6130柴油机,功率由原来的118kW提高到132kW,1968年投入生产,用于配套8~10t黄河载货车及陕西汽车厂的延安250型越野汽车等车型。


另外,1961年12月,上柴设计生产的6135柴油机成功通过国家鉴定;1963年,6135C柴油机顺利配套于济南汽车修配厂试制的8t柴油机载货车JN150。之后多年,黄河8t载货汽车一直配装6135和6120柴油机,直至1970年还有汽车发动机厂生产6120柴油机装车。


中、法建交后,因国防工业发展之需,新中国在1965年向法国贝利埃公司购买包括MC640柴油机的6t越野、12t和25t自卸、45t牵引共4个车型的技术资料和制造权,以及部分生产设备。同年7月,重庆汽车发动机厂开始按MC640全部图样和样机进行试制和组织生产。期间,重发曾多次对MC640产品进行改进和设计,形成了以6140C为基本型的柴油机系列。


SH161卡车


1966年,因交通运输业的需要,上柴将6135柴油机变型为6135Q-1型,功率提高至161kW,并与JN252军用越野车、161起重举升车等配套;1969年,上柴生产了294kW的12V150型柴油机,为上海重型汽车厂引进的美国韦步柯SH1380型32t自卸车配套;1970年,上柴开发出6135Q-2型柴油机与SH161卡车配套,达到了车用柴油机超过5000台/年以上的生产规模,逐渐成为重型汽车柴油机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1972~1978年,陕西汽车厂也以杭发6130柴油机为基础,改进设计出SX61300柴油机并投入生产。与此同时,我国部分大城市也在50年代中期陆续出现柴油机驱动的大、中型公共巴士。1964年以后,杭发生产的6120Q、6130Q柴油机以及上柴生产的6135Q柴油机,逐渐成为我国公共巴士的主流动力。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1965年,我国柴油货车中的98.4%来自于苏联、东欧民主国家和日本进口;1976年,我国生产柴油机的企业仅为6家,总产量4700余台。因此,车用柴油机产业的蹒跚起步,极大改变了我国柴油机市场的发展格局,同时也促进了新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发展。


实践中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推动了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因此,1979~1990年,我国车用柴油机产业赶上了蓬勃发展的上升期。


政策方面,国务院发布(1981~1999年全国汽车车型发展规划纲要》及(1981 ~1990年全国中小功率柴油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重型汽车柴油机的的最低燃油消耗率不得高于231g/(kW.h) ,淘汰能耗高的柴油机。同时,国家还对汽车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提出进一步标准化和规范化要求。


此外,1985年中共中央在关于“七五”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要适当提高柴油车比重的重要决策。中汽公司拟定了“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和科技改造长期规划”,提出今后载重6t以上汽车全部用柴油机,6~3t汽车汽、柴油并举。


产品方面,由于20世纪80年代农村推行承包制,且汽油车比柴油车实际使用费用更高,中吨位车用柴油机在当时需求量大增。一机部也根据国家农业机械化的方针,下达过开发以柴油机为农用车动力的研究课题。因此,不少发动机制造企业制造或开发了6102、6105和6110等系列柴油机,丰富了我国中型载货汽车用柴油机的产品阵容行列。


国内第一台斯太尔下线


为了加速缩小中国车用柴油机技术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20世纪80~90年代,许多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以生产许可证的方式引进或移植了国外的先进柴油机系列。例如华北柴油机厂与渭阳柴油机厂引进的道依茨FL413等风冷柴油机、重庆汽车发动机厂引进的康明斯N/K系列柴油机、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引进的斯泰尔汽车和柴油机等,有效满足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对中重型汽车发展的要求。


期间,中国城市客车也得到大发展机会,尤其是中型客车大部分配装国产柴油发动机,主要由无锡柴油机厂、玉柴柴油机厂、大连柴油机厂、朝阳柴油机厂等厂家供应。大型城市客车发动机大部分配装杭发的6120和6130柴油机,少部分使用潍柴的WD6126柴油机,以及玉柴的增压6122柴油机和上柴的6135柴油机。


可以说,这是一段中国车用柴油机技术水平飞速提升的历史,通过生产实践和技术交流,企业逐渐掌握了直喷式燃烧室技术,增压技术也开始在我国的柴油机产品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发动机制造企业的生产规模也在期间得到大幅增长。资料显示,截至1989年,我国共有23家中、重型车用柴油机生产企业,总产量达75686台,增加超过10倍。


合作与超越


1990年以后,在国家政策鼓励、技术与市场形势需求下,我国中重型车用柴油机企业陆续与国外跨国公司进行了合资合作。通过资金、技术、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等多方面融合,实现了企业较快发展。中国的车用柴油机产业也因此步入合资合作与自主开发的新阶段。


最早的潍柴蓝擎发动机


例如,1996年6月,东风汽车公司和美国康明斯公司以50:50的股权比例,设立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2005年,潍柴推出了中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三排放标准的大功率发动机——“蓝擎”动力,终结了外国“芯”驱动中国车的历史,奠定了潍柴中国动力第一品牌的市场地位;2007年8月,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成立,德国道依茨股份公司与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同样各占50%股份。2008年,康明斯与福田汽车携手,以50:50比例合资组建了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同时,经过多年的技术合作与积累,充分的市场竞争以及排放法规的升级倒逼,我国的车用柴油机生产企业已经在部分领域实现超越和引领。2020年9月16日,潍柴发布了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突破50%的商业化柴油机,标志着中国重型柴油机技术迈向了世界一流并实现自主可控。


客车方面,专注于柴油机研发、生产的玉柴逐渐脱颖而出,其自主研发的柴油机产品始终在客车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2018年,玉柴率先发布全系国六发动机,包括K系列、Y系列和S系列,产品广受市场用户青睐。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内燃机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庞大的市场潜力已经在产业发展中得到有效开发。车用柴油机的综合能效,更是在多年的发展中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如今,在我国加快能源转型并提出“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内燃机作为碳排放主力之一必然要作出积极响应,车用柴油机也来到了历史转折的十字路口。如何挖掘节能减排潜力,以更清洁、更强劲的动力“擎”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对于车用柴油机产业而言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重要的机遇。


(注:相关资料参考自《中国内燃机工业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