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是我国近代出版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一张报纸。它从1872年4月30日创刊到1949年5月26日停刊,历时77年零26天。最初由英人美查创办,后逐渐转移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手中。《申报》创办之初即以营利为目的,尤为注重广告经营,是中国最富有代表性、经营最为成功的一张商业报纸。
《申报》创立之初就重视广告经营,在1872年四月三十日《申报》创刊号上即有广告20则哦。从《申报》中的案例如:“西人告白,惟轮船开行日期及
拍卖二款,刻(刊)资照中国告白一例。倘系西字欲本馆译出者,第一天该价加中国(字)刊资一半,并祈优惠”。“苏杭等处地方有欲刊告白者,即向该报店司人说明某街坊某生理,并须作速寄来该价,另加一半为卖报人饭资。”从各个的例子中不难看出经营者的良苦用心。针对一些华商小本经营,市场地位较弱的特点,推出了洋贵华廉的特殊广告刊例,为他赢得了大批华商广告客户。
《申报》特别重视广告业务的开展,试图通过良好的服务,来增加广告业务量,具体做法是在馆内特设广告推广科,将广告招揽作为该科的主要业务。科内分设广告外勤组与广告设计科,派出外勤四处招揽广告,并改进广告设计,代客户绘制广告图样,撰写文字说明,直至客户满意为止。报馆对广告业务的重视达到了顶点,广告已经成为《申报》的经济命脉。到1984年《申报》的固定资产达200万银元。每年的营业额也达200万银元,其中广告收入约150万银元,占75%,发行收入约50万银元,只占25%(见《申、时电讯社十年》纪念特刊)。在上海鼎足而立的三大报刊《申报》《字林沪报》《新闻报》中,《申报》居首位,另两家在报纸业务、广告经营等方面都吸取了它的经验。
——参考书目《中外广告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