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至广州高铁(长沙至广州高铁票时刻查询)

2021年6月,铁总对列车运行图再次进行了调整,那现在我们就对运行图调整后G1-G100次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为叙述方便,均以下行车次进行叙述):

高1-高100次明细表

一、京沪始发终到车

从G1次至G27次全部为北京至上海(虹桥)的始发终到车,而且除G25次外均为整点发车,从早上7点至晚上19点,每个整点均有一列准时发出。这充分显示了铁总对京沪两个中心城市间强大客流量的信心。

与调图前相比,一是小号车又有所增加,调图前仅有1-17次及第21次,而调图后又增加了19次、23次、25次和27次;二是保证了每个整点都有列车开出,而调图前8点、11点、13点、16点的整点都没有安排车次,同时车次也不是顺序安排,调图前G1次为上午9点,G3次则为下午14点,调图后则从早上7时至下午18时从G1次至G23次依次发车,只有G25次安排为18:04,而G27次为19点整;三是终到站为“上海站”的车次增加为5列,而调图前仅有3列,其余为终到“上海虹桥”站。

在这些车次中,用时最短的为G21次,全部用时为4小时18分钟,同时也是平均速度最高的,达到306.51公里,用时短的原因主要是相比其他车次停站最少,中间只停“南京南”一站,而其他车次都要多一些。

二、G31-G39

除G33空缺外,其余4列车的终到站均为浙江省属,这是不是由浙江省的经济实力决定的,其中两列终到“杭州东”,另两列分别终到“宁波”和“千岛湖”,这是不是车迷所说的地方政府充值了;另外,G39次中间也只停“南京南”一站,但整体平均速度不及G21次,应该是“南京南-杭州东”间速度低于沪宁间速度。

三、G41-G49

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是北京南至安徽和福建的三列高铁,即通过京沪和合福高铁的列车,分别为G41(芜湖)、G43(合肥南)、和G45(福州)

二是G47和G49留给了哈大高铁,均为大连北——哈尔滨西的标杆车,分别于8时30分和13时30分发车,中间停“沈阳北”和“长春西”两站。

四、北京至其他省会或重要城市车次

西安:3列,分别为G55、G57、G59,均为标杆车,且发车时间均在午后;

广东:4列:其中至“广州南”2列,分别为G67、G69,其中G69不能算作标杆车,其运行时间较G67长1小时28分,中间停站12个,较G67次多8个;至“珠海”1列G65次,非标杆车;至“福田”1列G71次,也是非标杆车。

昆明南:1列G81次;长沙南:1列G83次;成都东:1列G89次;太原南:1列G91次。4列均为标杆车,当然G81次驶离京广高铁后停站要多一些。

综上所述,北京开往各省会城市占用小号车的城市分别有杭州、福州、合肥、西安、广州、昆明、长沙、成都和太原等9座城市,还有已开通高铁却没有小号车的城市不知今后会不会进行调整,如兰州、银川、南昌,既没有小号的始发终到车,也没有途经的小号车。

五、广州至其他城市的车次

上海虹桥:G85次,上海虹桥8时整发车,经杭州东、南昌西、长沙南至广州南,全程1790公里运行6小时51分钟,总感觉有点绕。

兰州西(西安北):G95/G97次,因为涉及换向,占用两个号。

郑州东:G93次,停站有点多,除武汉、长沙南外,还停靠许昌东、驻马店西和衡阳东,应该不算标杆车了吧。

六、两个特殊车次

北京西-香港九龙:G79

上海虹桥-香港九龙:G99,非标杆车,经停金华、上饶、韶关等站

七、其他车次

主要包括G53次(石家庄-上海虹桥)、G61次(济南西-南昌西)、G77次(武汉-深圳北)和G73次(安阳东-深圳北),除G77次外均为非标杆车,尤其是G73次始发站太特别了,在2018年的时候是“郑州东-深圳北”,应该是地方政府充值了。

这几列车(除G77外)后续调整的概率应该会很大吧?

八、空缺车次

6.25调图后,空余车次共6个,分别为G29、G33、G51、G63、G75、G87,不知铁总预留这些车次是为哪条线做准备的;毕竟”京沈高铁“已经开通,但却没有为其分配任何小号车,仔细查了一下”北京朝阳——哈尔滨“之间居然没有标杆车,到底是什么原因。

没有开通的大线能想到的主要是“郑万高铁”,重庆作为直辖市,待“郑万高铁”开通后“北京西-重庆”是否可以分配一、两个小号标杆车,不知是否有车迷有这方面的消息,我记得在“西成客专”开通前已有车迷准确地将G89次分配给了“京成标杆”。

好了,这就是G1-G100的整体情况。实际上,G101-G200就简单多了,京沪就占了其中一大部分,后续有时间再进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