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太过炎热
冰箱里储存冰淇淋、汽水、西瓜
一口下咽,顿时觉得凉爽
满足口头的这点儿冰凉
夏天的高温也值了
但是当心要为快乐买单哦~
最近,小编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一位老人吃了放在冰箱里7天的咸粥后,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并且严重到休克,据了解,这位老人患上的是“冰箱病”。
“冰箱病”是指人吃了放在冰箱里被污染的食物引起的腹泻或是肠胃疾病,常见的症状有腹痛、腹泻、呕吐等肠胃不良反应。
夏季炎热高温,吃不完的食物我们都会储存在冰箱里,以防止食物变质,很多人认为冰箱就是“保险箱”,殊不知它也是制造细菌的“温室”,如果冰箱内的食物储存不当、未经加热处理、冷食未经常温放置就直接食用时,这些细菌会顺势造成人体肠胃不适,严重者甚至会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
大家习惯性地认为,冰箱中的温度较低,食物储存其中是最安全的,无论是生、熟食品,只要放在冰箱中便可长期保存。于是,夏季来临,不少人习惯在冰箱中长期储存大量食物。
若食物在冰箱中保存时间过久,各类细菌尤其大肠杆菌就会滋生,引发形形色色的“冰箱病”,如冰箱性头痛,冰箱性肺炎,冰箱性胃炎与肠炎等。
若快速食用刚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食品,可刺激口腔黏膜,引起头部血管痉挛,导致冰箱性头痛,产生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
1、冰箱不具备灭菌功能
冰箱的低温环境并不能杀死由空气、食物或其他情况带入到冰箱中的微生物。实际上,只能推迟食物腐败变质过程。
现在已到夏季,冰箱门启闭频繁,箱温骤变,为细菌大量繁殖创造了适宜环境。很多家庭使用电冰箱很少进行过认真的清洗、消毒,更为细菌的繁殖创造了条件。
2、冰箱中生存大量嗜冷菌
家庭冰箱中生活着种类丰富的微生物,食品冷冻冷藏中主要涉及的有细菌、真菌和酵母。能在冷藏期间繁殖的微生物菌落,多数属于嗜冷菌类。
嗜冷菌的适宜生长温度通常是0~15℃,而冰箱的冷藏室温度在2~8℃之间,恰好在适合嗜冷菌生长的温度区间。
不同的冷藏食品,其嗜冷菌也不同。大多数蔬菜中的嗜冷菌为真菌,而水果上主要是酵母。一些腐败菌则以蛋白质作为营养物质,比如导致鲜肉、鸡蛋等腐败的嗜冷菌主要是假单胞菌,奶类、剩饭等食品极易受到蜡样芽孢杆菌的污染。
许多嗜冷菌的生长适应性很强,最低生长温度甚至低于0℃,有的可达-8℃。但是温度与生长时间也有一定关系,比如放置冰箱冷藏的包心菜中,灰绿葡萄孢在-5℃条件下出现生长现象需要42天,而2℃时需要10天,5℃时仅需要6天。
3、冷藏食品不能久放
普通冰箱冷藏室的温度抑制绝大多数细菌的生长,嗜冷菌却生长繁殖得格外活跃。嗜冷菌在加热过程中能被杀死,但它们产生的酶类仍有部分活性残留。
温度对酶的活性有很大影响,但低温对酶并不起完全的抑制作用,酶仍然能保持部分活性。由于冷冻或冷藏不能破坏酶的活性,冻制品解冻后酶将重新活跃,从而引起食品中蛋白质分解,游离脂肪酸增加,食品因而腐败变质,这就是冷藏食品仍然不能久存的原因。
1、生食和熟食不能混放,最好用塑料袋或有盖容器分开封装,避免交叉感染。水果蔬菜等应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后再放入冰箱。
2、腐败变质的食物不要储存在冰箱内。食品存放时间也不宜过久,蔬菜存放数日后再食用是相当危险的,即使储存也不要超过3天。
3、定期对冰箱进行清洗消毒。夏季每周一次,可用0.5%漂白粉水擦洗,特别要注意擦洗箱缝、拐角、隔架,再用干净湿布擦干净。
4、冰箱内存放食物不宜过满过紧,要留有空隙,以利于冷空气对流,并尽量减少开门次数,缩短开箱时间。
5、尽量避免生吃鱼肉、牛肉、蔬菜,禁食腐烂变质的食品,生食瓜果应洗净,冰箱食品的储存应生熟食分开;鱼肉类生制品应保存在冷冻室内。需保存在低温下但又不需冻结的食品如熟鱼、熟肉类,应放在冷藏室上层,蔬菜和水果放在箱内下层,其他熟制品放于冰箱冷藏室中层。
6、冰箱存放的食品在食用前应高温充分加热,温度达到70℃并持续两分钟以上。
7、孕妇与免疫能力低下者,应避免食用未经消毒的牛奶、软奶酪和未经煮熟的蔬菜,其他食物也应彻底煮熟后再食用。
老人、儿童、孕妇和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最好少吃或者不吃生冷的食物,更要警惕冰箱病和饮食健康的问题。
冰箱虽方便
但是一定要注意使用事项
定期清理食物
定期清洁冰箱
清爽安心过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