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孔方兄”是个汉语成语,是对钱的别称,“孔方兄”就是“钱”的意思。因为古时铜钱中有方孔,因此称钱为“孔方兄”,或称“孔方\" ,含有取笑和鄙夷之意。
古钱币和元宝
具体出处来自《晋书 • 鲁褒传》引褒著《神钱论》: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 ,无足而走。
清代钱币
我第一次看到孔方兄一词是在吴颐人先生写的《篆刻五十讲》中,是一位叫柯文辉的先生为这本书写序提到的这个词,原句子是:“印人大都很穷,卸不下孔方兄的枷锁,急于求成的人最好另寻乐土,莫习此道”。第一次看到这个词还不知道什么意思,以为是和孔子有什么关系,后来才知指的是钱。
感觉这个词大多是文人之间的戏称,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今天金钱至上的社会本质,古人早已参透。那句歌唱得好:把道义放两旁,把利字放中间。
孔方兄
金钱虽为重要,但不应该做守财奴,或过于吝啬的人,人最大的快乐应该精神上的愉悦满足,但精神上的满足毫无疑问要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贫穷并不光荣,也不可耻,只是生活有点艰难,没有钱让人寸步难行,因为生活中无处不需要钱。所以人生要过得好些,誓要冲破“孔方兄”的枷锁。
感谢阅读!可以批评指正,欢迎点赞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