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仔水是什么东西

这也是一个家长经常会问的问题。

小朋友流口水其实乃十分正常的事,特别是出牙仔的时候,但当流口水流得太多,或情况持续至牙仔出完后的话,便需要特别处理了 :)

为什么小朋友会流口水呢?原因有很多,如口部肌肉敏感度低而未能感觉有口水积聚于口中或不知道口水流出、咀唇较难闭合、头部及颈部的控制较弱、不懂吞口水、下巴及舌头的穏定性及肌肉力度不足等,家长可以根据小朋友流口水的原因,尝试以下方法改善情况︰

1) 口肌敏感度低 -- 用手指、海绵棒、手指刷等按摩口腔内不同位置,及用不同温度及干湿度的对象多按摩面部以增强其刺激及敏感度,教小朋友食完东西后用舌头扫口腔内剩余的食物,以加强对口腔的感知

2) 不知道口水流出 -- 如小朋友的理解能力许可的话,可教小朋友干与湿的概念,可于洗脸、冲凉时教小朋友,当小朋友流口水时,要告诉他 \"你的下巴湿左喎\",要小朋友自己拿纸巾或毛巾抹掉,以训练小朋友的自觉性,或可以故意弄湿小朋友的下巴,并要他自己抹咀巴

3) 头部及颈部控制较弱 -- 改善坐姿、以特别的矫正衣物或椅子改善头颈制,详情可咨询物理治疗师的意见

4) 不懂吞口水 -- 教小朋友吞咽的概念,一起望着镜子练习咬食物同吞食物的过程,要小朋友摸下自己喉咙感觉食物吞下时的过程,跟着要小朋友练习吞水或果汁等流质食物,最后可教小朋友系口中无任何食物或饮品的情况下吞自己的口水

5) 咀唇、下巴及舌头口肌较弱 -- 多做口肌运动,如用饮管饮野 (可以饮些如奶酪等较杰的东西或用些有圈的饮管)、吹泡泡、吹羽毛、吹哨子、用咀唇印唇膏、震动咀唇发出声音、用咀唇含着雪条棍,以大牙咬雪条棍、以舌头掂果酱等等,以训练咀唇、舌头及下巴的力度及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