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眼豆是什么豆子(鱼眼豆是什么豆子图片)

一,鱼眼草的植物学特点

1,名称和分类地位

鱼眼草是正式中名,这个名称来源于《滇南本草》,因它的头状花序中央两性花与周围雌花的颜色不同像鱼的眼睛而得名,

在《中国植物志》中确定为正式中名;学名为Dichrocephala integrifolia(Linn.f.)Kuntze;别名还有口疮草、馒头草、地苋菜、胡椒草、帕滚姆(傣语)等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菊科管状花亚科紫菀族鱼眼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该属我国有3种,即鱼眼草、菊叶鱼眼草、小鱼眼草。

2,分布和生长环境

鱼眼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秦岭以南的湿润半湿润地区;通常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山谷阴处或阳处、山坡林下、平川耕地、荒地、水沟旁。

3,外形特点

一是为一年生草本,高度在50公分以下,茎直立或铺散,自基部分枝,表面有条棱,有白色绒毛,果期近无毛。

二是单叶互生,叶柄有下延的窄翅,稍抱茎;叶片通常为长圆形或椭圆形,长2-10公分,琴状羽状分裂,顶生裂片大,侧生裂片小,1-2对,叶缘有不明显粗齿,两面有稀疏柔毛,叶脉羽状。

三是头状花序球形,比较小,多数在茎、枝顶排列成伞房花序,总苞片2层;雌花花冠短,线形,黄绿色,中央的两性花筒状,黄褐色,雄蕊4个;

两种花都能结实;瘦果倒卵形,绿色,扁平,先端无冠毛,全年开花结果。

二,鱼眼草的主要用途

鱼眼草的全草可入药,,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干用;其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痛、止泻、祛翳功效;主要含有正十八烷酸、柳穿鱼素、豆甾-7,22-二烯-3-醇、α-香树脂醇、表木栓醇、十八酸甲酯、正四十三烷等有效成分。药用时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