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利好消息为什么股价会下跌(公司发布利好消息为什么股价会下跌呢)

很多人一定在中国股市经历过买了就套的经历,明明上市公司公告的信息都是利好消息,但是怎么一买进就开始下跌了呢。


莫非庄家有探测器,专门实时监控小股民的一举一动?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庄家也没那么闲情雅致来关心小股民动向。造成这个的原因,应该归咎于信息不对等,也就是信息上的偏差,如信息获得时间或信息的质量。


今天就以上市公司业绩公告为例,来和大家阐述下其中的道道。




01

你以为赶了早集,事实上别人都准备收摊了


中国A股年报业绩公告的限制性时点,是次年的4月30日前。可以看到这个时点距离报告期12月31日已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


而等你看到正式业绩公告,不禁惊叹 “哇,xx股票业绩增幅那么好” 的时候,可能资本早已褪去了大部分的兴奋劲。


假设一个场景,我们来思考一下:


A公司于2022年4月20日发布业绩公告,收入/净利润均实现了大幅增长,拟派发现金股利。


公告一出,次日早盘股价应声跳空高开,随后波段向下,收盘时当日形成一根带上影线的阴线。后面几日仍旧阴跌,股民愤怒情绪开始产生。


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在2022年4月20日之前都发生了些什么。


离那天较近的,A公司可能开了一次股东会/董事会,证券部正在忙着草拟相关文件,填报证监会和交易所相关信息要求。


2021年度审计报告一定是在此之前已经出具了,也就是数据实际上1个月前或几周前已完成定稿。


过年一般是在1-2月,那时候大部分公司都已经发放了年终奖,而年终奖的考核依据是什么?不就是业绩情况嘛,哪个负责人会傻到没钱赚打脸充胖子。


再想想去年11-12月,很多人觉得总不会那么早就知道全年情况了吧。


事实是,很多公司在一年的最后2个月,正是预估全年情况是否达标,制定下一年度预算的窗口期。


这么听来,是不是觉得自己是最后才知道消息的那个人。而鱼中段早就在之前的时候被瓜分赶紧,也就是:如果真是利好,很可能早已被透支掉了,即利好出尽是利空。那等到4月20日再进场,无疑就是接盘侠。




02

科普一个冷门知识,业绩公告日全靠抢


可能有人深度思考过,怎么这家上市公司是3月份就发布了业绩公告,然而有更多的上市公司要到接近4月底。


有这个想法我觉得已经是很大的一个进步。


那答案是什么呢?答案是,大部分上市公司尽可能都想在最后关头才发布业绩公告(这受限于审计的难度和报告出具时间、给自己预留时间以免有突发情况等)。


问题是,那么多上市公司都想在最后关头发布业绩公告,那直接定在4月30日不就完了嘛。


当然是不行的,从面上来说,肯定有条件发布的就是尽快发布,以确保信息披露的及时性。


但深层次的问题又是什么,主要还是考虑到资本市场的融通和流动性。如果在一天或很短一段时间集中发布,岂不是这段时间对股市的影响会非常巨大(因为很多小股民就是前面所说根据业绩公告来判断是否交易)。因此时间需要分开。


回到前面的情况,大家都想选后面日期,但是又不能过于集中。那就一定是有人日期靠前,那怎么处理?


上海车牌摇号了解下,即看谁网络快、手速快。


一点没错,虽然没车牌那么紧张,需要精确到秒,但是毕竟是关乎上市公司以亿为单位的数据,光从这点来看,也是很不容易的。


在某一天(每年情况不同,一般为3月上旬),交易所会开放端口,各家上市公司就可以去抢业绩公告时间了。


比如4月29日这个时间点,开放了100个名额,那么纯粹就是先到先得,如果被抢完,那么就只能选别的日期了。


这时候可能是证券事务代表、可能是董秘、也可能是老板自己……就开始坐在电脑前抢发布时间了。


是不是一个匆忙又紧张的既视感呈现在眼前。不用怀疑,就是这样的。



03

信息披露需进一步强化、注册制下更需加强监管


如果这个时候,你已经一脸懵圈。那么只能很不幸的告诉你,深受伤害的远不止时间上面的信息偏差,你看到的数据可能也不是准确的。


康美医药,造假15万张发票,虚增收入近300亿元。年度财报经过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在最辉煌时,该股股价36元,目前2.57元。


康得新,虚增119亿元利润,年度财报经过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原本市值千亿的上市公司,目前已退市,退市前股价2毛。



如果不是因为这些数据过于巨大而令人发指,可能还有很多我们都曾知道。


当然至于为什么中国股市会这样,韭菜是怎么割的,可以看下之前的一篇文章: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为什么说复利在中国不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