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群(余群明)

编者按: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蒙阴是一片红色热土,是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发生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一幅老区新画卷正徐徐展开,百姓生活殷实,特色产业兴旺,沂蒙精神代代传,“两山”实践谱新篇。即日起,在临沂市委宣传部指导下,蒙阴县委宣传部、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推出“老区新貌·崮乡走在前”系列全媒体报道,生动讲述新时代多姿多彩的、时尚繁荣的、充满青春活力的美丽富强幸福新蒙阴,激励干群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意气风发向未来。

视频加载中...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邓梦娇 王艳彩 梁红国 通讯员 张圣虎 李朋 临沂报道

在蒙阴街道,有一座采华之滋花园式养蜂基地,这里地处蒙阴县中华蜜蜂的保护区、蒙阴水源的保护区,绿水青山,环境优美,走进更是别有一番好“蜂景”。

一个个彩色的蜂箱内,一只只小蜜蜂辛勤的震动着翅膀,飞进飞出,嗡嗡嘤嘤,蜂箱里面全是晶莹剔透的蜂蜜……眼前正在起蜂箱的95后女孩张宁,就是采华之滋花园式养蜂基地的负责人,“返乡创业、养蜂二代、品牌新秀”,都是她身上的标签。大学毕业后,她借助互联网回到家乡,当起新一代职业养蜂人,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把理想做成了事业,也把生活融入了事业。

从6岁开始,张宁就跟着父亲在江苏、威海等地四处奔波,只为踩上每次花开的时期,那时候一家人聚少离多,收入也不稳定,靠天吃饭。也是因为这段成长经历,让小小的张宁,萌生了“以后全家人要在一起养蜂”的梦想。

为了帮父亲减轻负担,从学生时代,张宁就在同学间帮爸爸卖蜂蜜和蜂蜜唇膏,不仅有了生活费的来源,也扩充了朋友圈。“那时候在学校里,提我的名字别人可能不知道,但是一说那个卖蜂蜜唇膏的,全校都知道。”张宁说。

“父亲这一辈人,会养蜂但是不会卖,我跟姐姐赶上了互联网的好时候,从高中开始,就跟姐姐研究怎么从互联网上帮父亲打开销路,没想到第一年就把父亲所有的蜂蜜都售空了。”蜂蜜的销路不愁了,张宁和姐姐开始研究蜂蜜转型升级的路线。在一场高端论坛上,她们得到了相关配方,凭借原材料上的优势,陆续研发了蜂蜜唇膏、蜂蜜面膜、蜂胶牙膏、护手霜、安瓶、精华液等衍生品。

随着父亲年纪越来越大,张宁和姐姐不想让父亲再到处奔波,小时候“全家人要在一起养蜂”的梦想也让她决定,在家乡打造一个花园式养蜂场,让小蜜蜂也有个家。大学毕业后,张宁放弃在城市发展的机会,返乡创业,一家人包下了一片100亩的荒山,在这里种花种草,打造花园式养蜂基地。

“父亲负责养蜂,姐姐负责整体方向的把控,我负责销售,全家人在一起经营着这份甜蜜事业,再也不用四处奔波了。”如今,这座精心打造的花园式养蜂基地已经8年了,随着产业的扩大,也带动了周边蜂农的就业和增收。

对于以后的规划和发展,张宁也有着清晰的思路。“小蜜蜂全身都是宝,我们想坚持天然手作的理念,走品牌升级的路子,把产品卖到大城市,也希望以后别人提起蒙阴,想到的不是简单的蜂蜜产品,而是叫得响的蜂蜜品牌。选择了乡村不意味着躺平,而是选择了另一种方式继续奋斗,相信只要脚踏实地的干,农村的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蜂蜜醇厚的品质,深受高端消费群体的喜爱。目前,除了张宁的采华之滋产品,蒙阴县蒙甜蜂业、深山蜜坊、崮里花蜂业等企业,在蜂蜜包装加工基础上,也相继延伸开发了面膜、香皂、唇膏、蜂蜜酒等相关特色产品。除了网销之外,蒙阴县还将蜂蜜及其特色产品,作为旅游商品销售,让蜂产品成为来蒙游客的“伴手礼”,后备箱的必备特色旅游商品,实现蜂产业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互促共赢。

得益于天然的生态环境和蜜源条件,近年来,蒙阴县蜂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全县蜜蜂存养量约为5.8万群,其中中华蜜蜂约2万余群,各类蜂产品总产量约1750吨,蜂业年产值达到3.23亿元。蒙阴县现有蜂产品加工企业6家,通过直播带货等自媒体销售,年交易额突破亿元。中华蜜蜂养殖已发展成为蒙阴独有的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