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渊什么意思(金渊是什么意思)


都江堰是举世闻名的古代水利工程,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设计改造,将岷江的主干分流,使原本过去水患频繁的成都平原从此变身“天府之国”,沃野千里。那么,你知道都江堰有10个“曾用名”吗?金堂县的“前世”是军事要塞?一起来揭晓谜底——



袁庭栋


袁庭栋,男,1940年生,四川绵竹人。巴蜀文化专家,资深“80”后,60年代的研究生,现代的成都“活地图”。1968年供职于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参与筹建巴蜀书社。已出版各类著述40余种,包括《张献忠传论》《巴蜀文化》《成都街巷志》等。


第七集 没想到吧 都江堰还有10个曾用名!




都江堰市

都江堰,是一座“因堰而起、因水而兴”的城市。“都江堰”这个名字的由来,很多小年轻和外地人也许都会想到,其得名于中华古代水利工程的一个标志性名片——都江堰水利工程。

但许多“老成都”可能才晓得,以前都江堰市的名字可不是现在这个。都江堰曾经的名字叫做灌县。1988年,报国务院批准,灌县撤县建市,并更名都江堰市。


那么都江堰的“曾用名”——灌县里的这个“灌”,又是啥意思呢?顾名思义,都江堰这一水利工程位于四川岷江由山谷河道进入川西冲积平原的地方,江水灌溉着过去的灌县以东成都平原的万顷农田。换句话说,今天都江堰市的原名灌县,其实也是以这一水利工程“灌溉出良田”而得名。

正是因为这个千古水利工程的存在,才让四川改变了“夏涝冬旱”的困苦环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因此各个封建王朝都对此地十分重视,灌县就曾被多次改变行政区划。所以灌县也有多个“曾用名”:湔县、都安县、晏官县、齐基县、汶山县、青城县、盘龙县、导江县、灌州等等,一直到明代的时候才改为“灌县”。


金堂县

金堂县名字的由来要从一个军事要塞说起。东晋时期建置了一个军事要塞——金渊戍,戍所在州城村(今淮口镇)。“金渊”这个名字,是因戍所前“江水出金沙,江中有深渊”而得名。



金堂这个名字在历史上也是“有分有合”。唐武德元年(618),因避讳唐高祖李渊改金渊县为金水县。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年)割新都、雒、金水三县的部分地区建置金堂县。金堂县城在城厢镇,距离东面四十里的地方,即三学山上起于现金堂县县城东6千米处栖贤乡三学寺村,下至沱江峡口附近的一带都称为金堂山,这就是金堂县命名的由来。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建设青白江的工业区,成都市人民政府将金堂县城厢这一片划归成都市青白江区管辖。


都江堰有足足10个“曾用名”,金堂区域古代还被用于建设军事要塞……你觉得哪个成都区市县名字的来历最有趣?哪个名字背后的故事有戳到你呢?欢迎评论区留言~明天,我们接到再侃!


部分内容引用袁庭栋《成都街巷志》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