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名义增速(什么是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

资料分析材料中,有时会出现“名义增速”与“实际增速”字样,很多同学对于这两个名词比较陌生,答题时便不知如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这两个名词的区别和考查方法。

一、题型特征:

一般这两个名词常常出现在涉及居民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领域的材料中,在表述上会有“名义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等字样。题干中会有“按照XX年的价格计算,……”字样。

二、解题方法:

我们在材料中接触到的增长率如果没有特殊说明,则都是名义增长率。只有特殊写明“扣除价格因素”或“实际增速”字样,才是实际增长率。

对于名义增速与实际增速一般不会考查到底如何换算、如何扣除价格因素。一般都是直接给定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求按照实际增速计算的现期量或增长量。对于这类题型,我们的做法一般是先求出基期量,在根据实际增速计算出所求量。

三、题型考法:

1.给定实际增长率,求扣除价格因素后的现期量:

【例1】2018年1—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987亿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

按2017年价格计算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

A.349529亿元

B.356396亿元

C.373647亿元

D.409223亿元

2.给定实际增长率,求实际增长量。

【例2】2013年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9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

2013年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额为多少亿元?

A. 2124

B. 2686

C. 1953

D. 2001


四、题型小结:

实际增长率的题型解题的关键在于先求出基期量,再根据题干要求代入公式计算即可。列式后计算时也要注意计算技巧,因实际增速和名义增速往往差别不大,故计算时往往只需判断二者大小区别即可快速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