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披萨是什么(东方披萨是什么呀)

相信很多人对披萨可不陌生,没吃过也看过,那些西式快餐店里。

然而东方也有披萨,不知道你们见过没,吃过没。


来了这个城市才知道它叫开化汽糕,原来是衢州开化的特产。

他们这里喜欢煎着吃,两面煎的金黄,估计是开化的随处可见的早餐店里的必备之一。

在这里,也许天还没亮你就会看到店家已经起床收拾家伙开始置办今天早上要蒸的米浆,早起上班的大伙们会顺手的自己动手盛粥、夹汽糕,有早早煎好的金灿灿的,或者是刚出炉还冒着热气白胖胖的蒸汽糕。

在这之前,我以为这个是我们大江山的美食,因为也是到处可见,我们管它叫培粿,我从小就特别爱吃。

为什么以为是江山的特产,我想应该其实也是的,只是跟开化的叫法不一样,却也是有着深深的文化历史的,在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县城里,培粿已经流传很久,以难追溯到根源。但它在江山人民的心里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也是我们千年古城的一种体现,更是江山人民舌尖上最美好的美味。

我妈妈是属于很厉害的人,不管什么节日,要走什么习俗吃什么,都会动手来做一做,但我的印象中,这个我最爱吃的东方披萨我妈只做过一次,在我八岁的时候,为什么会记得这么牢,因为那年坐自行车的时候我的脚后跟被车轮子压了,缝了好几针,因为诊所技术不行,导致长了不好的肉要处理掉,伤口也就好的慢了,然后在那不久之后我家就做了这个培粿,但我不能吃,因为家里家长说这是发物,我有伤口不能吃,不然会发炎,所以唯一做了一次我却看着大家吃,我妈为了我也能尝上一口就把它晒成干,等我好了直接煮给我吃,又是另一种美味。这个美味也是让我记到现在还是记忆犹新。

因为如果从第一道工序就要自己做的话要花好几天,因为要发酵,太麻烦后来不做了,却找到了一家我们觉得最好吃的店,一吃就是好多年。

一次出国很久,回来后第二天早饭我妈就给我买了那家的培粿,居然一直开着,后来结婚了,回去也还是会去买,也许因为太多年,那家味道变成了念想和信念。

就算不是异国他乡,离开家乡,我想谁都会忍不住带走一笼家乡的美味,因为这个汽糕独特的制作方法,你想在外地吃上原滋原味的正宗地道培粿基本是不可能的。

因为在我家是重阳节的时候才吃的,所以来到衢州我很好奇为什么这里也有,并且跟重阳没什么关系[捂脸]

(江山和开化也是衢州市管辖范围内,严格来说是同一个市,不同县)

也就这时候才知道这是开化特产,为了抱住我从小心里的念想我一直在争,不这是我家的特产[捂脸]

嫁人后,我的婆婆虽然做菜手艺不咋地,但是包包子,做培粿那是一流的,而且这里的风俗是七月半的时候的美味,现在马上就要到这个节,人们总是在每个节日都很积极的响应着,每当临近节日,每家每户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来了,很是热闹。


我婆婆的手艺

一种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美食,是多少离乡人的思念,每一个美食都会在每个人心里留下不同的故事,给每个时代留下不一样的色彩,总是会有家乡的某个特产,令你在他乡,在长大后,令你想起还是兴奋的模样,只希望小时候尝到的美食,不要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了原来那一份味道,让我们只要回家就能尝到还是小时候最喜欢的那个味道,我想这才是家乡最令人温暖的地方。


今天拿给妈妈吃的一篮子

制作方法

我很想写个教程,但其实前面第一步的发酵我也不是很懂。

真正开始做的那天该准备的呢就是把前一天就洗净泡好的糯米或者稻米磨成粉,加入水后变成浆,这浆也很有讲究,不能太浓不能太稀,还得根据天气的不同而不停调整,不然出锅的培粿要么太软要么太硬,口感也就没了,缺少弹性。

上面撒的配菜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 猪肉,榨菜,豆腐干,胡萝卜,茭白,爱吃什么就放什么。

蒸笼呢,似乎每个地方也不一样,而小时候,农村里基本都是用柴火灶蒸,类似蒸包子的屉子但比它薄,盖上一层纱布垫底,然后舀上两勺米浆,铺上准备的菜,就可以开始蒸了,当然还得盖上盖子,这些工具都是用竹子编的,蒸汽很好上。


上锅前


出锅后

大约十分钟后,白白胖胖,晶莹剔透,松软有弹性,好吃美味的培粿就蒸好了,趁热记得撒上葱花,倒在准备好的案板上,你可以跟披萨一样切,这时候一定要趁热吃,一块入口,所有记忆深处的回忆奔赴而来。

记得冰箱冷藏,每天早上拿出来一煎,外焦里嫩,又是另一种口感跟美味,还要记得跟邻居们分享哟,这样你就能吃到好几家不同菜系和口味的培粿啦。

如果你不会做,你也不想做,那就来衢州,来江山,我请你吃[呲牙][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