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发线是什么意思(断多少发线什么意思)

在古代华夏先民最原始的发型是披发。不过不太地区,不同民族对头发的态度也大相径庭。但是大多还是非常重视自己的头发的。

在中原汉族地区的人从披发发展到辫发,再到不同发髻的演变,对头发都是爱护有加的,从来不肯轻易断发,更不可能剃发了,所以在《周礼·秋官司寇·掌戮》中,把髡(kun)刑列入五大刑罚之一。什么是髡刑呢,就是强迫犯人剪掉头发的刑罚。比起其他的刑罚,比如在脸上刻字的黥(qing)面,割掉鼻子的劓(yi)刑等残酷的刑罚,髡刑更加伤人内心。古人为何如此珍惜自己的头发呢?其实主要还是因为中原汉族地区的古人相对传统的思想观念,比如血肉之躯是父母恩赐的,不能损毁身体,是孝顺父母的第一步,因此虽然掉头发没有肉体上的疼痛,但是却违背了应该有的孝道,所以髡刑更多是对犯人精神上的折磨。

也正是因为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古人犯错误的时候,经常会通过割掉自己的一缕头发来自我惩罚。《三国志》中记载过,曹操率领京东过麦田的时候,自己骑的马匹受惊践踏了麦田,触犯了军规,曹操身为统领,以身作则,便假意拔剑自刎,但是被手下拦下,于是割掉一缕头发来代替首级。这个故事恰好也说明了,华夏民族对头发的重视程度,和绝不轻易断发的决心。

古代人对头发的重视不仅仅体现在刑罚上,还有很多耳熟能详的词句中也有体现,接下来就给大家列举一二,一起来品一品,经常说的词,原来还包含这样的缘故。

形容夫妻恩爱互相尊敬的典故“举案齐眉”,讲的是东汉以为有才华的读书人叫梁鸿,虽然他家境贫寒,但是很多富贵人家都想把女儿嫁给他,但是梁鸿却不为所动。同县城的有一位姓孟的人家,有一个已经三十岁还没嫁人的女儿叫孟光,该女子相貌平平,却对外称只嫁像梁鸿这样的人,梁鸿得知后便娶了她。孟光盛装嫁入梁家后,每天打扮的花枝招展。虽然梁鸿是自愿迎娶孟光的,但是却一连七天没有搭理她,孟光暗自思索,明白了梁鸿并非凡夫俗子,娶妻乃是娶德,于是便有了“乃更为椎髻,着布衣,操作而前”,椎髻什么意思呢?

古代有一种木制的洗衣工具,叫作“椎”,它头粗柄细,当时普通女子绑发,最简单的发型就是椎髻,因为古代普通女子在家劳作时为方便干活,就有了最简单的绑发,椎髻。所以孟光为表示对丈夫的敬重,每当梁鸿外出归来,孟光都不在费心打扮,而是绑椎髻,并将提前做好的饭菜放在食案上,用双手高高举起至齐眉,来显示自己对丈夫敬爱的诚心。

除了举案齐眉,还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的典故,古代男女缔结婚姻时会有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结发。结发最初与丫鬟这种发式有关,古代男女结婚,举行婚礼时双方父母主持结发之礼,通常是新郎端坐左边,新娘紧挨着新郎坐于右侧,双方分别解下髻和鬟,各取一缕头发编在一起,完成“合髻”的仪式,也就是结发。结完婚的女子就不能再梳双鬟,而改成各种婚后妇人的发髻。在礼法制度森严的古代,那些从未出嫁过的女子,直到白发苍苍也是要梳双鬟。唐代诗人杜甫就在诗中提到“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由此可见,古代女子的发式还是是否成婚的一种标志,如果没有结婚,就不能梳那些美轮美奂的发式。

除了在夫妻恩爱中,头发表现的至关重要,有一个成语也体现了头发在古代非常受人重视,就是“巾帼英雄”。

古代女子的发式大多是垂髻和高髻,而高髻(类似现在的马尾辫)因清爽飘逸更受古代女子们的欢迎。如果要梳高髻,一头浓密的长戴巾帼的汉代女子发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为了追赶风尚,假发髻便成了女子装扮的必需品。假发髻出现的历史要追溯到先秦,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的卫庄公看到臣子妻子的头发长而丰,于是便叫人剪了,来装饰自己妻子的头发。秦汉后,用假发的习俗沿袭不衰,而当时有许多贫穷的女子买不起假发,就不得不向别人借假发戴,这就是所谓的“借头”。

假发在历史上有许多称呼,如“蔽髻”“缓鬓”以及“巾帼”(以发丝做的头饰,佩以头巾)。因自汉代后巾帼是女子专用的,所以后来就成了女子的代称。如果要说女子不比男子差,就可以说“巾帼不让须眉”,因为“须眉”是指男子的胡须和眉毛,如果想要夸赞女子,也可以说是“巾帼英雄”。

所以古人对头发的重视程度堪比一般,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对头发表现出了极大的重视,再比如古代人的成年礼,如古代女子成人礼--笄礼, 通常父母要为女儿举行一个 盛大的“及笄礼”,并请一位富贵的女性长辈来替女孩绾发插簪。已经许嫁且年满十五岁的女孩,在及笄礼后就要把头发绾起来,而且还要在发髻上缠一根五彩缨线,表示心有所系。没有许嫁且年龄超过十五岁的女孩,最迟也要在二十岁举行笄礼,不过笄礼之后却还是要恢复原来的丫髻发式。

古代男子在二十岁时举行表示成人的冠礼,所以“弱冠之年”便是指男子二十岁。男子的冠礼比女子的笄礼更隆重,通常在家族宗庙举行,时间由父亲占卜决定,主持加冠礼之人也由父亲定夺,虽然男子在成年的时候都会举行冠礼,但其实冠冕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所以平民百姓是不能戴冠的。据《周礼》记载,士以上阶层男子在加冠礼后可戴冠,平民男子则只裹一块称为缁( zI)布冠的头巾,而这种制度也一直延续到明末清初。举行冠礼后,男子从此步入成人阶段,须遵循成人的礼仪规范,有了择偶成婚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