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开国大将陈赓因心肌梗塞去世,陈赓将军的人生永远定格在了58岁。陈赓的一生可谓是有数不尽的辉煌与传奇,因此在他去世后,有无数的革命将领,和各界名人来到他的家中,为他送行悼念。但这其中,却有一个怎么也不应当出现的人,他就是蒋介石。
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蒋介石在听闻陈赓去世后竟悲痛欲绝。伤心之余,他说出:“没有陈赓就没有我”这句话。此外,蒋介石还在台湾,为陈赓设立了专门的灵堂,以此悼念这位伟大的将军。
为什么蒋介石要为陈赓将军去世而感到伤心呢?本应该是冤家对头的他,又为何要为陈赓亲手操办,如此隆重的仪式进行祭奠呢?
难道陈赓和蒋介石之间,有不为人知的另一种关系吗?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图丨陈赓
备受赏识1903年的2月,陈赓出生于湖南湘乡。他的祖辈皆是出了名的将领,因此出生于将门世家的他,自然也被家族寄予厚望,希望将他也培养成一位,能给国家效力的优秀将领。
有了家族的基因,和生活氛围对他的熏陶,陈赓自从幼年开始,就对军事方面颇感兴趣。
小时候的他经常缠着自己的父亲,不知疲倦地让他讲述,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故事。不仅如此,对于当时的战争资讯,他也十分感兴趣,每次看报纸,他都会首先浏览军事新闻。
父亲见他如此热爱军事,则更加高兴了。于是,在他成年之后,陈赓的父亲就鼓励他去考黄埔军校,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
图丨黄埔军校
1924年,陈赓凭借着长期以来积攒的军事经验,和一身从小就被培养的过人本领,考入了黄埔军校第一期。从那之后,陈赓就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军事训练。
而陈赓和蒋介石的故事正是由此开始。
作为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很快就发现了陈赓这个未被打磨的宝石。在校期间陈赓向来都十分低调,但他自身的潜力,却丝毫不受影响地释放了出来。
在日常学习中,他很擅长指挥战斗,和伙伴之间相处也十分融洽。因此虽然不爱说话的他,却总是能够获得领导的赏识。久而久之,陈赓便作为黄埔军校的“三杰”之一,被蒋介石注意到了。
图丨蒋介石
受到领导着重培养的他,并没有因此骄傲自满,反而是更加的努力。这让蒋介石感到十分欣慰,因为无论是性格还是能力,蒋介石对陈赓都非常满意。他认为自己遇到了一个,能够一直辅佐自己的人才。
很快陈赓学有所成,从黄埔军校毕业。毕业之后蒋介石找到了陈赓,并对他极力挽留。蒋介石认为以陈赓的能力,完全能够胜任黄埔军校队长一职。对于这个人才,在蒋介石以后需要他的时候,必定要委以重任。
没过多久,北伐战争爆发了。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蒋介石认为是时候任用陈赓这个人才了。于是陈赓就随着蒋介石奔赴了战场。果不其然,陈赓在北伐战争中有着出色的表现。因此蒋介石便将他从黄埔军校调到自己身边,担任自己的护卫连长。从那以后,陈赓就成为了蒋介石的左膀右臂。
图丨陈赓
1925年10月,陈炯明叛军盘踞在广州久久不散。手段卑劣的陈炯明,还在不断地残害无辜学生。为了制止这一现象,尽快平复叛军,蒋介石命令黄埔军校的学生,对陈炯明叛军进行围剿。而校长蒋介石则担任总指挥,带领国民革命军进行第二次东征。
1925年10月27日下午,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蒋介石接到来自黄埔革命军,第三师的急报,原来他们在华阳地区遭遇了众多敌军,而敌我数量差距悬殊。经过奋勇顽抗,黄埔革命军败下阵来,军队死伤惨重,很快就落入了敌人的包围圈之中。
对于这一局面,蒋介石很快做出了决策。他命令黄埔革命军第三师继续坚守,而自己在和其余部队将领,完成剩下重要事项后,亲自回到广州进行支援。
图丨集结部队
作为蒋介石的得力助手,陈赓自然也跟随蒋介石一起奔赴战场。无奈的是,在蒋介石赶到之前,第三师最终还是没能抵抗住,敌人凶猛的攻势,被全部歼灭。
蒋介石带领部队和敌方激战,最终黄埔军队还是陷入了敌军的包围之中。此时的蒋介石经过这么多天不停地指挥战争,已经精疲力竭,面对敌人的包围圈,他已经无计可施。
看到自己的领导也束手无策,很多追随蒋介石的部下,在此刻也慌了阵脚,最终他们做出了逃跑的决定。很快,蒋介石身边一个人也不剩了,但在这之中,并不包括陈赓。在这么多战士中,只有陈赓一个人留下来,紧紧地跟随蒋介石。
此时的蒋介石早已万念俱灰,但有陈赓在身边,蒋介石还剩一丝欣慰。
图丨蒋介石
可最终,在蒋介石指挥部队全力撤退的途中,又遭遇了敌人的包围。眼看敌人近在眼前,任何一个人都不敢说,能保得住自己的性命,但这时的陈赓却紧拖着蒋介石不撒手,拼死带着蒋介石逃了出去。
陈赓一口气跑了数十里,在最终确认脱离了敌人的跟随后,陈赓慌忙找到了一条船,掩护蒋介石离开。尽管离敌军越来越远,但陈赓依旧不敢放松,因为自己保护的是国民党的领头人。他爬山涉水,最终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国民党何应钦的部队。
在最终看到何应钦的人接应蒋介石后,陈赓才放下心来。此时他早已体力不支,心中唯一的信念放下后,便瘫倒在地,不省人事。
图丨陈赓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陈赓的身体终于恢复。而从那以后,陈赓就作为蒋介石的救命恩人,迅速被各界人士知晓。
蒋介石对他是无比感激,因此在陈赓伤恢复后,蒋介石便一直提拔他。不过蒋介石的提拔也是有凭有据的,因为陈赓确实拥有着卓越的指挥才能,是不可多得的战斗人才。
因此,蒋介石对他无比肯定和信任。陈赓在那之后的时间里一度成为了,国民政府的核心人员。很多重要的军事消息,蒋介石都毫不遮掩地告诉他。
但这对令人赞叹有加的,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并没有持续很久,这是为什么呢?
图丨蒋介石
出现分歧,各走各路原来陈赓在那之后跟随着蒋介石,经历了多次残酷的战争洗礼。陈赓发现蒋介石的军阀作风愈演愈烈,他好像再也不是与陈赓初识时那个,令人感到可靠和安心地领导前辈了。对于蒋介石运用到的一些特殊作战技巧,陈赓更是感到他十分卑劣。
因此,由于与蒋介石作战时的军阀作风观点不和。陈赓毅然决然地选择放弃了,蒋介石给予他的权利和地位。而去投奔了当时中国的另一大党——共产党。
这一次陈赓觉得自己没有做错选择,而是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进入共产党后陈赓感到自己在共产党内工作,比之前更加如鱼得水。
大家的理想追求都十分相似,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因此,凭借着出色的能力,和之前积攒下来的丰富作战经验,陈赓很快在共产党内,也被组织上发掘并委以重任。
图丨毛主席
此时的蒋介石仍然不甘心。在那之后,蒋介石曾多次私下找到他,对陈赓进行劝说。蒋介石甚至不惜用任何职务随意挑选为条件,只为了把陈赓劝说回来。而已经坚定了信念的陈赓,又怎么会被这些所诱惑呢?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立场,并没有回头。
由于在共产党内出色的军事作战能力,陈赓很快就被调入上海特科进行工作。这一次陈赓的任务是铲除组织中的叛徒,并营救被敌人关押的革命战士。
由于陈赓的身份特殊,他之前有着国民党的工作经历,因此对国民党的组织结构更加熟悉。因此,这一次陈赓的任务,还有潜入国民党的重要机关,获取对共产党极为重要的情报。
1933年,陈赓在进行任务后不久,不幸被叛徒出卖,最终还是被国民党抓获。在得知被抓的人是陈赓,蒋介石并没有大发雷霆,出于对陈赓才能的欣赏,蒋介石亲自前往监狱。
图丨监狱
看着眼前昔日共肩作战的好友,蒋介石先是进行了委婉的劝说。在劝说失败后,蒋介石又开始用丰厚的报酬,试图收买陈赓。然而有着高度信念的陈赓,又怎么会为眼前这点蝇头小利叛变自己的组织呢?在诱惑面前,陈赓表现得嗤之以鼻,最终激怒了蒋介石。
蒋介石见陈赓如此表现,心里的气儿不打一出来,便想将陈赓除掉。但转头一想,陈赓毕竟是自己的救命之人。念及他的救命之恩,蒋介石放弃了这个计划,只是将他继续囚禁。
之后共产党派人前来营救陈赓时,蒋介石还故意放松警卫的警惕,为营救制造机会,故意放陈赓离开。但后来,蒋介石和陈赓就彻底站在了革命的对立面了。
图丨蒋介石
优秀的指挥能力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蒋介石和陈赓就再无任何联系。陈赓作为一位共产党的优秀将领,在逃脱成功后,则继续一路南征北战,带领部下征战于沙场。
陈赓先后经历了艰苦卓绝的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靠着优秀的指挥能力,领导了一次又一次战争的胜利。除了优秀的指挥才能,陈赓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那就是他的风趣幽默。
陈赓在战斗之余,他不会像其他将领一样不苟言笑,也不会不太关心不下的个人情感,而是经常用他的幽默和士兵们打好关系,给别人开玩笑。因此只要是陈赓带领的部队,都会评价他为“有陈赓在的战役,即便再辛苦也不会寂寞。”
图丨陈赓
除此之外,陈赓除了共产党优秀将领这个身份以外,他在私底下也是一个温暖的大哥哥,有着温柔的一面。
陈赓曾坦言在长征的时候,即便面对那样艰苦的条件和绝望的境地,他也丝毫不曾后悔。
但在长征路上,却有一件让他后悔终身的事。
图丨长征
长征路上的遗憾原来在过草地的时候,身负重伤的陈赓因为行动不便,只能由队友搀扶着,行走在大部队的后面。而这时他遇到了一个小男孩儿。
小男孩儿看起来十分的瘦小和虚弱,他衣不蔽体,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斜挎包。可见到陈赓,他的眼睛立刻放起光来,小男孩儿认出了他,先是对他敬了个礼,陈赓也对他回了一礼。
看男孩儿像是饿了很久的样子,陈赓就将随身仅剩的干粮递给他。可是小男孩见此举动却向后退出好几步,连连说道:“我不要你的食物”,并且拍了拍自己的大口袋,说道“我这里有很多呢。”
陈赓看到后便放下心来,随后他就继续跟着大部队前行。可走出一段距离后,陈赓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有几个人能有那么多的粮食呢?更何况是一个小孩子。
图丨长征
感到不对的陈赓立马往回赶,但他还是晚了一步,因为此时小战士,已经安静地躺在了草地上,失去了呼吸。陈赓带着又悔恨又懊恼的心情,打开了小战士的跨包。
看到里面的东西后,陈赓暗自骂道,为什么自己当时就没有想到呢?原来小战士的挎包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干粮,只是有一块儿,被啃得满是牙印的牛骨头。
从那之后,和小战士的相遇,就永远地印在了陈赓的记忆里。每当他觉得坚持不下去想要退缩时,都会重新想一遍这个场景,随后他就又能带着满腔的热血和信念,继续走下去了。
图丨长征
于贡献中度过自己的一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陈赓作为开国将军,更是日夜操劳的筹办,新中国成立后的祖国建设事业。几十年的南征北战,给陈赓带来的不仅是闪耀的军功章,更是满身的病痛和伤痕。
不过尽管上级领导不断劝阻,让陈赓好好在家休养生息,不用太过操心。但陈赓依然不听劝,仍然夜以继日地工作。
每当别人劝说他不要工作之后,他都会假装听进去了别人的建议暂停两天,但没过多久还是会继续投入工作。就在这样一直断断续续的伪装下,陈赓又坚持了几年。
最终他的身体终于在长时间的负荷下,发出了第一次警告。1957年陈赓突然心肌梗塞发作,不管是家人和领导都警告他,不能再这样玩命的工作下去了。可陈赓又怎能做到,对自己亲手建设起来的祖国,不管不顾呢?
图丨陈赓大将
因此陈赓在接受治疗吃药的同时,仍然继续工作。不出意外,他的心肌梗塞发作得越来越频繁,到后来他的病情严重到,只能依靠一边揉着胸口,一边工作来缓解疼痛。
1961年,随着医生下的最后通牒,陈赓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但他依然要为国家贡献出最后一点时间。
最终陈赓心肌梗塞发作,辉煌人生定格在了58岁。
图丨粟裕和陈赓
结语开国元帅陈赓去世的消息,一时间传遍了大街小巷,自然也传到了蒋介石的耳中。
在听到这个消息后,蒋介石竟然痛哭流涕,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令人大跌眼镜。因为二人的身份是对立的党派。国民党的头目,怎么会为共产党开国将军的逝世而悲痛呢?不过,如果这些人知道蒋介石和陈赓二人之前的故事,相信他们会了解其中缘由的。
图丨伤心
悲痛欲绝的蒋介石,还为陈赓专门在台湾设立了一个灵堂,来向世人悼念这位伟大的将军。尽管两人曾有分歧,但之前并肩共事的日子,想必二位都不会忘记。
当初也是因为志同道合而走在一起,也曾救过自己的命。后来的蒋介石和陈赓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曾经,也永远是曾经了,两人的关系也只能用这种方式来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