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复苏,能源危机越来越严重,核能作为清洁能源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同时,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逐渐成为世界热议的话题。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四号反应堆发生大爆炸,这次灾难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定为七级特大事故。当年为了冷却堆芯,苏联政府安排了直升机进入完全暴露的反应堆上空,向堆芯倒下五千多吨碳化硼和沙子,借此吸收中子停止裂变反应。
碳化硼可以吸收大量的中子而不会形成任何放射性同位素,因此它在核能发电站里是理想的中子吸收材料。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批量生产中子吸收材料的能力,其中嵩山硼业·产业集群可实现年产碳化硼2000吨,年底新厂投产,年产量可达5000吨,可实现单炉生产成品4吨,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对促进我国核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