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航空史上,2万米高空一度是喷气式战机无法逾越的高度。因为发动机会因为高空氧气不足导致推力、升力大减。正是利用这一特点,美国的高空侦察机"蛟龙夫人"U-2才能纵横多年。如今,随着五代机不断问世,2万米也不再是极限高度。以美制F-22来说,其飞行高度就能达到22000米。或许有人会设想,如果让F-22在两万米高空为U-2护航,是不是就成为无敌组合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两款飞机都过不了米格-25和米格-31的关。
从战机设计流派来说,苏制或俄制战机历来重视火力、机动性、速度、高度这四大因素。特别是在冷战时期,苏联更是针对美军的高空侦察机研发出了多款高空拦截机。以米格-25来说,它就是为了对付"黑鸟"高空高速侦察机而诞生的。由于"黑鸟"速度奇快,并且高空优势明显,当时很多截击机都无法实施拦截,米格-25则在气动布局上进行了创新,中等后掠上单翼、两侧进气和双垂尾布局型式,让其拥有3.2马赫的高速,并且可以在无负载状态下飞到37000米高度。
可以说,在米格-25服役后的上世纪70年代,米格-25让SR-71"黑鸟"彻底失去了威胁。甚至在1971年,米格-25R还介入了中东战场,在以色列上空进行侦察骚扰。当时,以色列空军拥有美制F-4"鬼怪"战机。然而,在一次空中对决中,面对"鬼怪"战机发射的
"响尾蛇"空空导弹,米格-25R的逃离速度快得惊人,就连导弹都追不上。直到目前为止,仅仅在飞行高度方面,米格-25还保留着海平面爬升速度、飞行高度等多项世界纪录。
与米格-25相比,米格-31更是将俄制高空拦截机的特色演绎得淋漓尽致。在结构方面,它延续了米格-25大口径两侧进气、双单翼和双垂尾设计,但在动力系统方面却换装了加力推力达151.9千牛的D-30F6涡扇发动机。不仅如此,米格-31机体的钛、铝合金用量大幅度增加,让机体结构强度全面提升,完全可以在高空高速状态下保持飞行稳定性。最大飞行速度2.83马赫、实用升限超25000米的米格-31,也是现役全球飞得最高和最快的战斗机。
特别是搭配了R-33、R-37空空导弹之后,米格-31的超视距作战能力非常出色。可以说,在2万米高空,即便米格-31和F-22有代差,但依然可以发挥"平流层怪兽"的优势,让对方有来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