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投资公司干什么的(发展投资公司干什么的啊)

若没有投资银行,科技公司很难在金融市场上融资,开展并购和分拆。

金融资本除了力量大之外,另一个特点则是贪婪。像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这样的公司,它们是微软、Google和雅虎这些公司上市时的承销商,之后的股票持有者。如果遇到拆分和并购,它们还会是资本运作游戏中的主角。把投资银行比作“吹鼓手”,是因为它们可以通过吹捧一些科技公司,制造泡沫,这样有利于新产业的繁荣。“吹鼓手”显然不能算是褒义词,对科技公司从捧杀到打压,变化只在一念之间。


美国的金融体系

在华盛顿总统内阁中,真正懂金融的是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奠定了美国的财政体系。这位英年早逝的财政部长认识到将财政权收归国有的重要性,在他主导下,美国建立了由财政部统管的金融制度,以及早期的中央银行(美国第一银行)和国有造币局。

在直到20世纪初的很长时间里,美国没有中央银行!而在这一百多年里,美国的私有银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奠定了今天美国银行业的基础。

美国没钱了,负债累累,那是指政府,并非指私有银行和企业。事实上,从建国开始,美国政府就没有什么钱。很多事情,与其跟美国政府商量,不如找大公司和银行。

由J. P.摩根牵头,在总统威尔逊的支持下,美国建立了联邦储备银行系统(Federal Reserve System),简称美联储。美联储包括七家地区性的联邦储备银行,并目是以私有公司性质注册的政府部门,它的主席由美国总统任命。


美国的金融公司

1. 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这是老百姓最熟悉的传统银行,中国包括四大商业银行在内的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属于这一类。在美国,著名的商业银行有花旗银行、富国银行(Wells Fargo Bank)、摩根大通银行(J. P.Morgan Chase Bank,以前叫大通曼哈顿银行)和美国银行(Bank ofAmerica),它们都是或曾经是道琼斯30家工业指数中的公司。 2. 投资公司,虽然在过去中国的媒体又称它们为投资银行或投行,但是直到2008年10月,它们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因为既不能接收存款,也不能向联邦储备银行借钱。它们主要替客户买卖有价证券、期货、不动产和任何有价值的商品。

3. 共同基金公司(Mutual Fund),这类公司特别多。大的如富达基金(Fidelity)和先锋基金(Vanguard),掌控着美国所有的退休账户(401K )和全球大量财富。

4. 对冲基金(Hedge Fund),包括著名的文艺复兴技术公司(RenaissanceTechnologies),以及索罗斯和罗杰斯的量子基金(Quantum Funds)。 5. 私募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 6. 资产管理公司,比如著名的贝莱德(BlackRock)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的家族和机构资产高达四万亿美元。


著名的投资公司

高盛集团:高盛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替别人做交易和承销(Underwriter)公司的上市。它早年做的大生意包括承销著名的希尔斯(Sears)百货店上市。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后,高盛公司逐步从做交易(低端金融服务)变成替大公司和富人管理财富和投资,并由此从一般的证券交易商发展成为华尔街主要的投资公司。在此之后,高盛公司主持过福特汽车公司的上市(1956年)、美国铁路系统破产。从20世纪70年代起,高盛公司从美国走向世界,并目主导了上个世纪80年代西欧的私有化和90年代苏联及东欧的私有化。

高盛公司主要的业务有三部分,即事件驱动的业务(Event Driven Business),包括公司的上市、合并和拆分,财产管理(Wealth Management)和各种各样的基金,包括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

高盛在2008—2009年里,先是在石油上整垮了一批石油大鳄,继而连俄罗斯这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都受到了打压,接着又在金融危机中整垮了它一百年来的两个竞争对手雷曼和美林。


摩根士丹利:在所有投行当中,唯一能和高盛有一比的就是摩根士丹利。早在十几年前摩根士丹利的规模和影响力都远在高盛之上,只是在这几年被高盛超过。

1935年,J. P.摩根的儿子亨利·摩根(Henry Morgan)和高管哈罗德·斯坦利(Harold Stanley)带领一部分J. P.摩根银行的人,成立了摩根士丹利公司。 摩根士丹利脱胎于美国最大的银行J. P.摩根银行,起点比高盛高,一开始就非常成功。


公司上市的过程

以百度为例,在上市前,百度需要找一家承销商,一般会跟多家承销商洽谈,找到一家自己中意的。而在谈判中,关键要确定三件事。 第一,在上市时百度公司总的市值值多少钱。 第二,上市公司融资多少。一个待上市公司的基本价值确定后,就要和承销商协商融资的额度。 第三,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确定后,剩下的就是一些细节问题了,主要是百度付给承销商的佣金和今后的期权。


双刃之剑

承销上市只是投资银行和基金公司对科技公司影响的开始。在上市以后,如果一家科技公司得到了华尔街投资银行和基金经理们的青睐,它的发展无疑会顺利得多,反之则艰难得多。 投资银行和基金公司对科技公司最大的支持就是直接买进该公司的股票。

华尔街对科技公司的追捧还可以通过提高对科技公司的评级等无需成本的手段进行。

假如高盛公司发表研究报告,力挺Google,并上调了Google的股价预期。在报告发表后的几小时内,Google的股价暴涨10%,顺利化解了因内部股解禁而带来的卖压(Sale Pressure)。借助股价的大幅上扬,Google在上市后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的英才,迅速推出多种服务,并一跃超过雅虎成为第一大互联网公司。

华尔街自然不是雷锋,它推高一家公司股票,并非出于帮助那家公司的动机,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因此,它不会因为喜欢哪家公司就扶持它,而是要看哪家公司在特定阶段更能给它带来利益。 当一家公司不再有故事可讲时,华尔街就不搭理它了。而当它盈利不及预期时,就可能被华尔街狠狠地打压。于是,达到华尔街预期,成了大多数上市公司唯一的目标。这样一来,大多数科技公司不得不制定很多短期目标以满足近期的盈利,这样很可能会影响它们的长期发展。


整个经济活动中,金融业起着血液的作用。健康的金融环境和秩序有助于科技公司成长。但是,由于金融业和巨大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因此贪婪、投机甚至非法的欺骗行为是金融业永远也摆脱不了的阴影。

华尔街对上市的科技公司追捧也好、打压也好,从客观上推进了科技行业的优胜劣汰。一家真正管理得好并具有竞争力的公司,应该抵御得住多次金融危机或投机者的恶意打压。它既要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又要能在短期内让投资人有信心,同时能很好地和华尔街沟通。另一方面,一家科技公司又不能刻意迎合华尔街的短期期望,否则它的发展会很被动。这样的公司一旦有一两个季度不及预期,就会被华尔街抛弃,结果适得其反。

#打卡挑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