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苟延残喘(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

大航海第295册:《猜火车》,欧文·威尔士 [英]著,重庆出版社出版。

当你和几个朋友站在铁路前,心里想着远方,而只能囿于当先的苟且时,你看着远方的火车驶来,你会去猜想它将驶向何方吗?上世纪末,有一群苏格兰的小镇青年,会这么做。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选择他妈的一个大电视,选择洗衣机、汽车、雷射唱机,选择健康、低卡路里、低糖,选择固定利率房贷,选择起点,选择朋友,选择运动和皮箱,选择他妈的三件套西装,选择 DIY,在一个星期天早上,他妈的搞不清自己是谁,选择在沙发上看无聊透顶的节目,往嘴巴里塞垃圾食物,选择腐朽,由你的基因创造出取代你的自私小鬼,选择你的未来,选择的你的生活……”《Lust for Life》的音乐响起,轻快的鼓点,碎碎念的台词,这是1996年的《猜火车》的经典开场。

该片改编自欧文·威尔士同名小说,由英国导演丹尼·博伊尔执导的黑色剧情电影,一经上映引发不小争议,无论是影片中拍摄的内容,还是呈现的形式,无论是演员在影片中的表演,还是导演在过程中的手法,无处不体现着打破传统、垫付陈旧,散发出“新新人类”的叛逆气质,将一群爱丁堡处于“地下”阶层的“愤怒”青年塑造得栩栩如生,他们的“瘾君子”生活被人视为垃圾,但他们却自得其乐,自甘堕落,整部影片不失幽默趣味,他有机会离开故乡去找一份像样的工作,过正常人的生活,但代价是出卖朋友,引人思考。

而影片的精彩,别忘了他来自于成功的原著,正如《纽约时报》评价道,激烈又生猛的趣味,别因为你看过了电影,就错过了阅读这本书。《猜火车》非常值得一读,不仅因为很少有作家尝试涉猎独特的英国年轻人文化,更重要的是,很少有作家能像本书这样,对此领域探讨得如此深刻。影片将“垮掉的一代”的实质淋漓展现,更有很多内容值得让我们身处当下思考。故事讲述了一群靠骗取救济金生存的苏格兰没落的小镇青年,“懒蛋”瑞顿与“变态”西蒙、“屎霸”丹尼、“卑鄙”卑比、“二等奖”麦克劳林,他们把生活过得破烂不堪,酗酒、毒品、偷盗、暴力,满眼的混乱、堕落。

整个故事在“迷幻”与“清醒”之间的旋转切换,零碎的细节是这群青年人误入的迷途,使他们迷茫的的不仅仅是沾染的毒品,更是夹杂在最不安年纪中的友情、爱情,当“单纯”的他们面对生命的脆弱与消逝,他们给出了自己的选择和答案,在此就不再过多的剧透内容,他们固执于青春中的种种崩塌,他们在“瘾”中的焦躁,他么一次次的堕入其中,想改变而难忍的扭曲,给予我们警醒,更是要看到当下,或许书中的“毒品”并不只是简单的毒品,当下也有很多,只是我们还未发现他的真面目。

故事的主人公们和所有普通的青年人一样,凭着青春的荷尔蒙肆无忌惮,做一些出格的事在寻找刺激,胡作非为是他们对消极生活的抵抗,不过只是故事中的他们更为夸张,颓废荒唐,胡作非为的把拳头朝向了自己。故事中我最喜欢的部分,就是瑞顿在一心向善,不在乎朋友的嘲讽去开始戒毒计划,他周全地做好一切准备,他是知道该怎么做的,他勇于把自己封闭起来,但真实的诱惑与“瘾”不是外在的准备能抵挡的。瑞顿还是没有经住考验,一个栓剂毁了他,也把书中最恶心的一段引了出来,当然,还有故事中另一个更不应该去寻找得“更爽”的点,这段的文字也写的十分诙谐。

虚度光阴、颓废生活,这是很多现实中“问题青年”的真实面貌,他们的“毒”或许是网络、智能手机、游戏等等,但是他们最后也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吗?这部作品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洗涤,作者将最乱、最脏、最差毫不遮掩地展示给你,让你思考,让你看到其中的反讽式表达,给你的“神经”一种“刺激”。这不仅仅是一群年轻人的困惑,这是一代年轻人的困惑,他们在“猜火车”,猜火车驶向何方,打发着时间,猜“哪根”血管是正确的注射点,让带来“爽感”与“迷幻”的列车驶入体内。为此,我们要看到正确的选择,像瑞顿那样还有敢于打破的勇气,去思考,去开启新的生活,与其苟延残喘,不容纵情燃烧。猜的是火车,更在猜的是一代人的未来。

最后当然要说一句,无论你是谁,你多大年纪,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这部作品更加推荐给20多岁,思想更为成熟的青年人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