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机油多少钱(车机油价格)

从来没有任何一种原料和商品像石油一样,对当代人类的生活产生过如此重大的影响,对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产生过如此重大的冲击。

1、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石油是由被深埋于地下的古代动植物遗体,在各种因素长期作用下,发生了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矿藏。

石油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工业原料和动力原料,石油经过分馏后得到的产品很多,广泛应用于生活与工农业生产。

汽油主要用作汽车、摩托车、快艇、直升飞机、农林用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或生产作业工具的燃料。 喷气燃料(航空汽油)为适应高空低温高速飞行需要,这类油要求发热量大,在-50℃不出现固体结晶。

煤油主要供照明、生活炊事用,火焰平稳、光亮而不冒黑烟。 柴油广泛用于大型车辆、船舰,比汽油机省油,柴油需求量增长速度大于汽油,一些小型汽车也改用柴油。

润滑油除润滑性能外,还具有冷却、密封、防腐、绝缘、清洗、传递能量的作用。燃料油、石油溶剂、 石蜡油、润滑脂、 石油沥青、 石油焦等都离不开石油,石油具有广泛的工业用途。

石化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被大量地使用着,妆点着人们的家庭。所有和塑料有关的产品都离不开石油,包括合成纤维做成的服饰,所以人们把石油称为“工业的血液”。

市场力量是国际石油价格大幅波动的内在最根本原因。

2、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行业

石油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无论是国际石油价格一定幅度范围内的上涨或下跌,还是与石油相关或在一定程度上相关的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事件,一定会成为一段时期国际社会热点之一。

与石油相关的事项,既是一国国内重大经济政治政策可能会涉及的议题,更是某些国家在国际社会可能会使用的对外政策工具。

石油,被人们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今天,石油已经像血液一样维系着社会生活的运转、经济的发展甚至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

英国石油专家彼得·R·奥得尔曾这样论断:无论按什么标准而言,石油工业都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行业,它可能是唯一牵涉到世界每一个国家的一种国际性行业。

近几年,石油价格飞涨,石油价格的涨落与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军事和外交紧密联在一起,演绎了一出出惊心动魄的故事,牵动着世界的神经。这不得不引起世人对石油的关注。

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至今约有160年的历史,石油与这约160年历史中的很多事件密切相关,从这160年的历史中可以看出石油这一商品具有其他商品或其他能源产品所不具有的特性和巨大的影响力。

3、石油与战争“如影随形”

纵观如今的战争,石油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最近两年,国际石油价格再一次飞涨,世界市场石油价格一再刷新记录,我国也一再调高国内成品油零售价。飙升的油价使得世人的思绪再次回到从前那些石油大战。

美国发动的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与石油有关。俄罗斯的两次车臣战争也与车臣位于石油运输通道的重要位置并利用石油收入开展独立活动有直接关系。

非洲的安哥拉内战、刚果内战、尼日利亚的内战都是争夺石油而引起的。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国内的动荡也是石油引起的。

日本偷袭珍珠港也和石油联系在一起。日本是一个石油进口国,二战前,它一直从美国进口石油,由于日本在东亚地区扩张,影响了美国的利益,因此美国对日本实行了石油禁运,日本一看形势不妙,它就向东南亚地区进行扩张,想获取石油资源。日本为了保障向东南亚地区扩张,它就想消灭美国的太平洋舰队,所以偷袭了珍珠港。

阿以冲突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与石油毫无关系,但实际上每次的中东战争都与石油紧密相关。

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起因是因为埃及总统纳赛尔,决定从英国人的手里收回苏伊士运河而引发,其根源在于石油。当时,英国等西欧国家经济对海湾石油严重依赖,而大部分石油都必须经苏伊士运河运输。否则须绕过非洲好望角,当时任英国首相的艾登声称:“没有苏伊士运河运入的石油,英国和西欧的工业便不能保持正常运转。”所以为了夺回运河,英法和以色列于当年10月29日出兵攻打埃及,这样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阿拉伯国家给予埃及坚决支持,叙利亚、黎巴嫩和约旦立即切断了输油管道,同时沙特停止向英、法供应石油。阿拉伯国家第一次使用了“石油武器”。石油供应中断给了英、法致命打击。通过这场战争,石油生产国体会到了石油武器的“威力”。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后,阿拉伯国家再一次拿起了“石油武器”。战争爆发后,伊拉克、科威特、沙特等国宣布对美石油禁运。可阿拉伯人这次输掉了战争,蕴藏丰富石油的西奈半岛被以色列占领。

1)第一次石油危机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再次动用“石油武器”支援埃及、叙利亚等国。为配合战争,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战争爆发当天,叙利亚首先切断了一条输油管,黎巴嫩也关闭了其南部重要的石油输送港口西顿。

10月16日,科威特、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伊朗决定,将海湾地区的原油市场价格提高17%。国际石油市场一片恐慌,标志着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开始。

战争爆发不久,阿拉伯国家就一致决定立即实行石油减产计划,逐月减产5%。随后,阿拉伯国家纷纷对美实行石油禁运。

1973年12月,欧佩克组织中的阿拉伯成员国宣布收回原油标价权,并将其基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从1973年10月1日至1974年1月1日,国际油价从每桶3.11美元上升到11.65美元。

与此同时,各国还乘机推行石油国有化政策,将西方石油公司股份收归国有。减产、禁运和国有化等三大措施导致油价飞涨,从而导致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

当时,美国每天的石油进口减少了200万桶,许多工厂因而关门停工。正在受到能源危机困扰的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并采取了一系列节省石油和电力的紧急措施,其中包括:减少班机航次,限制车速,对取暖用油实行配给,星期天关闭全国加油站,禁止和限制户外灯光广告等,甚至连白宫顶上和联合国大厦周围的电灯也限时关闭。

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生产力增长都明显放慢。而发动石油战争的阿拉伯国家却因此增强了经济实力,据统计,仅提价一项,就使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亿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亿美元。

2)第二次石油危机

1978年12月,伊朗发生推翻巴列维王朝的革命,从1978年底至1979年3月初,伊朗停止输出石油60天,使石油市场每天短缺500万桶,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10,致使油价动荡和供应紧张。

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世界第三大产油国伊拉克和第五大产油国伊朗之间爆发长达8年的战争。伊拉克和伊朗本来就有尖锐的宗教矛盾和领土争端,但石油因素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70年代的高价石油为两伊积累了庞大的石油财富,随之而来的就是两国称霸海湾的野心开始急剧膨胀,接着双双大量购买军火武器。

此外,伊拉克还对与其接壤的伊朗胡齐斯坦省虎视眈眈,而该省的石油储量几乎占了伊朗石油储量的90%。战争期间,双方都竭力破坏对方的石油设施,轰炸产油基地。两个产油大国间的战争引起了世界石油市场的动荡和供应紧张,欧佩克油价一度从13美元涨至34美元一桶,致使尚未从第一次石油危机造成的经济危机中恢复元气的世界经济,再一次陷入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

3)第三次石油危机

1990年,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就是因为科威特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伊拉克想吞并其石油资源。1990年爆发的海湾战争被专家形容为一场石油战争。

在这次石油危机中,仅三个月的时间,石油从每桶14美元,上涨到突破40美元。

不过,由于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应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使原油价格在一天之内就暴跌10多美元。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也迅速增加产量,很快稳定了世界石油价格。这次高油价持续时间不长,与前两次危机相比,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要小得多。

历史上的几次石油价格大幅攀升都是因为欧佩克供给骤减,促使市场陷入供需失调的危机中。

1999年爆发的科索沃战争也有石油争夺的影子。美国之所以指挥北约军事集团,对南联盟进行了长达78天的空袭,实际上,美国发动战争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为了石油。

因为,美国设想从高加索地区铺设一个石油管道,经过保加利亚、巴尔干地区,其中就有一段要经过南联盟的科索沃,如果南联盟在科索沃地区制造危机,就无法保证美国这条石油管道的安全。因此,美国就以人道主义为借口,对南联盟进行了长达78天的空袭。

阿富汗战争其实也是美国争夺中亚地区石油资源的一部分,美国对阿富汗进行打击,实际上他是想通过阿富汗作为跳板,进入中亚地区。阿富汗是不产石油,但阿富汗北部的邻国却石油资源丰富,这对美国控制中亚地区石油资源非常有利。

阿富汗战争刚刚结束,美国借口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扶植起了一个亲美政权,这样一来美国就控制了伊拉克石油。通过海湾战争,美国已在科威特扶植了亲美政权,这样一来美国就基本上控制了中东的石油。

在中亚地区,美国也极力扩大它的影响,从中东到中亚的石油带,基本上掌握在了美国的手里。美国通过战争,使它的石油得到了保障。

纵观历史,战争和石油之间似乎被一根无形的线联系着,也就是说,在一定情况下,石油将引发战争,这条“底线”就是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如果一个国家能够生产石油,不受外国的控制,就不大可能因此发生战争。而当一个国家的石油受到其他国家的控制,影响了这个国家的安全时,这个国家就有可能通过战争手段来消除其他国家对本国石油的控制,以缓解本国的石油危机。

从理论上说,那些石油依赖进口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因为面临的各种不确定的威胁比较多,风险也比较大,所以有人就说,石油是如今世界不可缺少的,同时也是非常脆弱的资源。

可以说,如何维护自身的石油安全,是各国都面临的重要课题,而通过加强海上军事力量保障石油安全,是许多石油进口大国的重要手段。靠进口石油生存的国家,对运送石油的航道都非常的重视。

比如日本,是100%靠石油进口生存的国家,日本在冷战结束后,极力地扩大他的军事影响,他提出要保护1000海里的海上航线,其目的就是要保护他的海上石油通道。

另外,美国也以反恐为借口,正在将他的势力向马六甲海峡进行渗透。而印度已经在马六甲海峡北部的一个群岛上建立了第一个三军联合司令部,建立这个司令部的意图就是要控制马六甲海峡。

4、石油价格影响市场经济

石油价格的大起大落是国际贸易中最为壮观的景象之一,世界上还没有一种商品像石油一样,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陡升陡降,石油价格的历史轨迹如高山幽谷一般,高低起伏、连绵不断。

世界石油市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体系,其定价机制也日趋成熟。国际原油价格并非是现货市场供求关系主导的,期货市场价格在国际石油定价中扮演主要角色,同时因受许多短期因素影响,石油价格频繁波动,时常出现暴涨暴跌。

世界石油市场的格局决定了其定价机制,油价走势取决于基本供求关系的变化。欧佩克国家是世界上的主要石油供应来源,曾经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扮演着翻云覆雨的角色。由于该组织在国际石油供应和石油价格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近几年来欧佩克也的确利用这几年的油价上涨大大地赚了一笔。

近年来的高油价对世界各国的杀伤力之所以大大减弱,还在于全球主要能源消费国实行了石油进口多元化的政策,而不是严重依赖中东。

美国、日本和欧盟都建立了巨大的战略石油储备,真正做到了“手里有油,心中不慌”。

由于世界市场石油价格较长时间的上涨或下跌而造成世界性石油危机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一是几个主要石油生产国特别是世界石油主要产区欧佩克国家,由于某种或某些政治、军事、外交斗争的需要,统一进行较大幅度的石油减产,因而造成石油供应的世界性短缺,拉动世界石油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涨。

二是世界经济特别是亚太地区和发达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石油进口的增加,也可能导致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的较大提高。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特别是当新的科技革命高潮的到来,以及其成果在生产以及整个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就可以带动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

世界油价不会无限上扬。世界石油市场的价格大幅上升,对主要产油国或出口国经济发展虽然会有较大的推动,也可以增加石油收入,保持国内稳定,解决贫困问题。

但是,主要石油消费国或进口国则将必然增加外汇支出,增加国内居民石油消费支出,提高石油工业下游产业和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影响以至制约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油价长期居高不下不利于世界经济增长,并导致石油需求下降和欧佩克石油收入减少。

石油价格上涨,居民支出增加,石油托拉斯并不能赚到更多的利润,相反石油进口国政府却可收取资源消费税而获取更多利益,从而引起国内居民、企业和政府之间矛盾的加剧。

同时,这些国家也将必然采取一些反措施,来阻止产油国或出口国石油价格的上涨。这些国家还可能通过政治、外交以及军事手段来向主要产油国或出口国施加压力,迫使世界石油市场价格回落。

另外,世界石油格局另外一个重要的角色是俄罗斯、非洲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其地位上升、影响增强。非欧佩克国家石油生产量的增加,或者西方国家千方百计分化欧佩克国家,削弱它的合力也会抑制油价的上涨。

在世界石油市场上,原油价格短期内的大幅下跌情况以往是有的,今后可能会出现因世界石油市场价格较长时间的下跌,而爆发世界性石油危机也不敢说绝对不会再出现。

石油是黑色金子,是软黄金;石油是大地之血,胜利之血;石油既是战争的血脉也是和平的血脉。

在当今世界政治中,哪个大国能控制世界石油,它就能称霸世界。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在一定程度将取决于世界石油资源的控制状况。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