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的鹰和鸽子各代表什么(鸽子和鹰的区别)

中国人大都活得太累,有理想、有事业心的人尤其累,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无法回避"窝里斗"。

内耗,俗称"窝里斗",是社会存在的一种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内耗不仅耗掉了许多社会资源,也耗掉了我们太多的个人精力。

01

鹰鸽博弈是英国生物学家约翰·梅纳德·史密斯提出的一个博弈论模型,用来解释自然界中的鹰与鸽子两个物种的进化与共存现象。

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物种,每个物种都要获取资源才能生存,资源是有限的,不同物种之间会有竞争。

对于竞争,不同的物种会有不同的策略。鹰的战斗力和战斗欲都很强,遇到对手总会主动出击,就算不能战胜对手也会战斗到最后一刻。

鸽子相对老鹰来说战斗力为零,如果遇到竞争,鸽子会逃跑或者藏起来,如果对手没有主动出击,它则就会很小心地收集资源。

在一个封闭(资源有限)的环境内,如果全是老鹰的话,它们会打得你死我亡,死的死伤的伤,最后谁都讨不到好处,这时如果其中一些老鹰变成鸽子,鸽子会避战减少损失,还能收集到一些无需竞争的资源,无论是整个系统还是变成鸽子的老鹰,都会获得更高的收益。

如果全是鸽子的话,虽然它们相互不会战斗,所以不会受伤。但是会因为谨慎失去很多资源,这时如果其中一些鸽子变成老鹰的话,老鹰会赚得盆满钵满,鸽子小心翼翼不敢接近的资源也会被老鹰收集。

对于整个系统和变成老鹰的鸽子来说,收益都会增加,所以在自然界中,既要有鹰也要有鸽,整体和个体才能获得最大收益。

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莱因哈特•赛尔顿教授也有一个著名的"鹰鸽博弈"理论:假设有一场比赛,参与者可以选择与对手合作,也可以选择竞争。选择合作策略的结果是,可以避免对手之间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消耗斗争,可以像众多鸽子一样瓜分战利品;但如果选择的是竞争策略,那么双方必定会因为争夺战利品而像老鹰之间那样斗个你死我活,即使是获得胜利,也会被啄掉不少羽毛。

有好多人都会担心,抱着双赢的态度会让自己吃亏,但实际上正如你对镜子笑镜子才会对你笑一样,双赢的合作态度是可以相互感染的。

02

一只狮子和一只野狼同时发现了一只小鹿,于是商量好共同去追捕那只小鹿。它们配合得很默契,当野狼把小鹿扑倒后,狮子便上前一口把小鹿咬死。

但这时狮子起了贪念,不想和野狼共同分享这只小鹿,于是想把野狼也咬死,可是野狼拼命抵抗,后来野狼虽然被狮子咬死了,但狮子也受了很重的伤,无法享受美味。

这个故事中的狮子如果不起贪念,和野狼共享那只小鹿,那不就皆大欢喜了吗?如果它不咬死野狼,而是和野狼平分猎物,不但自己不会受到重伤,也可享受美味。

内耗的结果,使大家白忙活了一场,谁都没得到好处,还导致两败俱伤。内耗是造成很多人忙碌不堪、身心憔悴的重要原因,只有抱着双赢的心态,才能让自己避免卷入这种"窝里斗"式的低效忙碌。

通用电气公司一个名叫唐·琼斯的员工。在她高二的时候,曾是学校篮球队的女篮队员,球打得相当不错,身高也足以达到大学篮球队的首发队员的标准了。她有一个好朋友玛琳,也被选入大学篮球队成为首发队员。

琼斯比较擅长中远距离投篮,常在10英尺外投篮,一场球打下来琼斯能投中四五个这样的球,这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赏。但是,玛琳非常不喜欢琼斯在球场上成为观众注意的中心,无论有多好的投篮机会,玛琳都不再将球传给琼斯了。

一天晚上,在一场激烈的比赛之后,由于玛琳在比赛中一直不给琼斯传球,琼斯像以往一样都快气疯了。琼斯的爸爸告诉她,最好的办法就是琼斯一得到球就传给玛琳。琼斯认为这是最愚蠢的一个建议。

很快就要打下一场比赛了,琼斯决心让玛琳在比赛中出丑。她做了周密的策划,并开始着手实施让玛琳丢脸的行动。但是当琼斯第一次拿到球时,她听到爸爸在观众席上不停大叫:"把球传给玛琳!"琼斯犹豫了一下,还是把球传给了玛琳。玛琳愣了一下,然后转身投篮,球应声而入,2分!琼斯在回防时突然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为另一个人的成功而由衷地感到高兴。更重要的是,她们的比分领先了。赢球的感觉真好!后来,琼斯继续同玛琳合作,一有机会就将球传给她。

她们赢得了这场比赛。在以后的比赛中,玛琳也开始向琼斯传球,而且传球越来越精准。她们的配合变得越来越默契。那一年,她们赢下了大多数的比赛,并且两人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双赢才能赢得更多,只有抱着双赢的态度和方式,才能在激烈忙碌的竞争中找到那个愿意和你风雨同舟的人,才能减少那些所谓的尔虞我诈的内耗忙碌对我们精力的损耗,才能丢掉不必要的包袱轻装上阵,安心做好自己分内的事。

《纽约客》的专栏作家Surowiecki曾指出,大部分人的持续忙碌,其实都是自己主动选择的。而在这种自主选择的忙碌背后,可能是低价值感,和一种深深的想要被看见的焦虑。

那些"不忙碌就空虚"的人,或许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的不是做不完的事,而是看到自己的价值,和行动背后隐藏的情绪。

正如电影《无问西东》中梅校长说的,"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

一味沉浸在自我欺骗式的瞎忙中,很可能在碌碌无为的同时,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

富兰克林有句经典名言:"有些人25岁就死了,但是要75岁才被埋葬。"

瞎忙,意味着心灵的枯竭和死亡,人生终究一团乱。

有满足感的忙碌,才是健康的忙碌。而病态忙碌者往往性格极端,或是无趣抑郁,或是脾气暴躁。

03

"内卷"一词最早是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格尔茨对爪哇岛农业经济状况的总结提炼,指一个社会或组织既无突变式发展,也无渐进式的增长,只是在一个简单层次上自我重复的概念名词。最近的流行词"内卷",更多的指人们拼尽全力以使自己在社会上获取少量竞争优势,挤占他人的生存空间,同时造成精神内耗和浪费。

最早把"内卷"这个词引入中国的是一位从海外回国的历史社会学家——黄宗智。黄宗智 于1985 年出了一本书叫《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其中提到中国的小农经济,劳动力过多,土地又有限,形成了一个"过密化增长"。投入到土地中的人越多,平均每个人就越穷,可以说已经是内耗了 —— 黄宗智把这个现象叫做内卷。

但如今内卷已经不是当初的意思了,它指一个组织、群体或文化发展到某一阶段后,无法继续前进或升级,只能不断向内卷曲、收缩、并引发恶心竞争或持续内耗。已经成为这两个月来最热词汇。

在当今社会,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完善持续进步,内卷现象也伴随着激烈的激烈的竞争应运而生。内卷现象引申到了各个社会基层、各个领域中,其中"内卷"在学校教学中较为常见,也引起了很大的共鸣。

"内卷"作为当下舆论场中的热词,最近在教育圈掀起一股讨论热潮。同其他热词一样,"内卷"的受追捧,在于它准确命中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敏感点,并对某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做了生动精辟的概括,而教育领域的诸多"内卷"现象亦足以让人警醒。

教育"内卷"的最突出表现就是"应试教育"。教育原本不应该存在竞争,但是考试使得教育形成了类似于市场竞争的格局,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应试教育"的产生。为了将自己的考分最大化,考生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做题上,假设一个学生每天玩1小时、学8小时能得90分,而每天不玩、学9小时能得91分,那么应该如何选择呢?

在应试教育的思维框架内,人们都会选择后者。因为没有人愿意承担考试排名"一分一操场"的风险。可见,应试教育导致教育的"内卷"将浪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妨碍学生健康成长。

这就是我们的教育现状:成绩的取得,不是靠精心的讲解和精致的学习,而是拼时间,拼刷题,拼对学习的极限压榨。低负高效的教学没有了,取代的是时间挤、作业压、考试逼,机械化重复性低效的训练充斥我们的教学过程。

笔者作为首席教师,有机会到许多学校听课调研,感慨许多教研之难,谁之过,假大空,形式主义,无实质内容。

在笔者看来,若学校强化内竞争(过分排名),则合作就难,学校引导外竞争,合作就容易。到过我们这里一所名初中听课,明明授课者有缺陷,该校老师点评不痛不痒,没去说要害,事后问一些老师,为什么不深入点评他的课,他们说他的带的班级成绩比我们好,还有什么理由评说他人呢,再说如果我们说出自己经验,他学会了,下次考试成绩排名超过我们,脸朝哪搁。

太多的老师们工作压力太大了,工作量太大了,他们需要的不是不停地督促上进,他们需要的是能安静地休息一下,等休息完了再去琢磨一点儿自己的教育小理想。

实现教育小理想是需要时间的,需要时间学习,需要时间思考,需要时间实践,需要时间反思。

各类考试、比赛、检查固然重要,培训固然精彩,但是,当你用这些把老师们的时间都塞得满满当当的时候,他们拿什么去建立自己的教学风格,拿什么去在自己的试验田上做点自己乐衷的教育?

我们做老师的都需要考虑孩子的内生动力,拒绝填鸭式的教育,但这需要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不是我们不想读书,不想教学创新,不想用心技术教学,需要更多时间学习与反思。

而现在对老师的管理何尝不是填鸭式的呢?虽然提出对教师减负,雷声大雨点小,

任务一个接一个,材料一份接一份,会成长吗?也许会,但更多的是内耗,一种疲于应付自己不希望做的事情忙碌之后的空虚,这与津津有味地忙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那种忙碌之后的充实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教师的职业倦态感是很强的,因为被掏空。这种精神上的被掏空,让老师们耗尽了热情,也让扼杀了教育的创新。

出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都避免不了受着内卷化,也许未来的路会异常艰辛,但是人生不就如此,不断进击,才能一站到底!